坐姿语就是通过各种坐的姿势来传递信息的语言。我国古代就非常讲究坐姿,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正确的坐姿要求。
[图片0]
一个人的坐姿是他的修养和个性的体现。得体的坐姿可以塑造说话者的良好形象,否则就会让人反感。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是“坐如其人”。
人的正常坐姿,在其身体背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应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腿间距和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背后有依靠时,在正式社交场合,也不能把头向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
坐姿可分为严肃坐姿、随意坐姿和半随意坐姿三种。身体挺直、双腿并拢或略微分开(女性常为双膝并拢或脚跟交叉),即正襟危坐,为严肃坐姿;背靠沙发或坐椅,两手置于沙发座椅扶手上,或双手价差靠在头后,两腿自然落地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俗称“二郎腿”),为随意坐姿。介于两者之间,身体斜靠沙发或头部微微后仰,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为半随意坐姿。
不同坐姿含意也不尽相同。如:坐姿端正,两手平放膝上,身子稍向前倾,是尊重、崇敬的表现;坐在沙发或椅子的前沿,身子前倾,头微微倾斜,是对话题特别感兴趣的表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身子后仰,甚至转来转去,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整个身子倒转于一方,是嫌弃、轻蔑的表现;而采用背朝谈话对象的坐姿,是不屑理睬的表现。
性别不同,坐姿含义也不同,如:男生微微张开双腿而坐,是稳重、豁达的表现;将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是轻松、自信的表现;女性拢膝而坐,是庄重、矜持的表现;双脚交叉而又配合交臂的坐姿,是一种戒心很重的表现。
无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在社交场合,不可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分开过大,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地抖动。这些都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在交流中,选用什么样的坐姿,要受语境的限制,要根据场合选用适当的坐姿。运用正确得体的姿势语言可以配合有声语言更加有效、生动地传递信息,运用得好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甚至在不便说、不愿说的情况下,巧妙运用体态语言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正确的坐姿在说话时给人以端庄、稳重的印象,使人产生信任感,并且它也给交谈带来方便。坐姿本身就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因此应作为一种交谈手段加以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