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自大就是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后产生的。有些孩子年龄很小不爱理人,这不能叫自高自大。也许他生性不爱说话,也许他心里不痛快或对某人不喜欢等,都有可能不理人。那么,怎样改掉孩子自大的心理呢?孩子自高自大有下列表现:
[图片0]
骄傲自满,自以为聪明、能干、比别人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看自己优点多。因而对人冷淡,瞧不起别人。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眼睛只盯着他人的不足。人家有了成绩不服气,如果有人超过了自己更是火冒三丈。听不得反面意见。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只能听恭维话,不能听“带刺”的话。
自高自大从人格上来说是狂妄自负、固步自封,它不但是个人成长进步取得成功的障碍,而且还会与伙伴的关系紧张,失去朋友,孤立自己。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里过分的溺爱。优越的学习条件、优厚的生活环境,孩子由衷地感到自己是家里的太上皇。在家里自己说了算,出门也要一切听“我”的,这些都使他自以为是。第二,孩子比较伶俐聪明,家长喜欢,老师表扬。过多的夸奖,使孩子飘飘然,觉得自己身上有那么多长处,比别人都强。谁要有问题求到他,他更觉得别人都不如他。第三,孩子有一定的能力或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当上了课代表或干部,管别人的机会多了,“特殊”的地位使他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有一个10岁的男孩,相当聪明,经常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有一次,班里选三好生,他落选了,回到家里嚎陶大哭,觉得自己比当上三好生的同学强,学习比他们好,尤其是数学成绩比他们高。比来比去,认为自己没当上三好生委屈、不服气。
家长并没有抱怨老师和同学,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与其一起分析落选的原因,帮他订出今后努力的方向,鼓励他向当选的三好生学习,以实际行动争取下学期当选。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终于重新评为三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