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汉字的记忆和书写,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汉字,学生很容易写错,面对这些错别字,仅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全面提升的,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下面是小学语文如何减少错别字的策略研究,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学语文如何减少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图片0]
一、把好识字第一关, 牢固掌握正确的字形
第一次识记生字时就要看清字形和笔画,学得扎实了才能记得牢。所以认真细致地看清笔画,写准字形是消灭错别字的根本方法。如果第一次学生字,就记错字形,以后就算纠正了也还会写错,这是人的第一印象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注重字形辨析比较,比较中有鉴别。由于小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字的相同处,对不同处,教师可加以重点指导,教学生字时,对大同小异的汉字要揭示字形间差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知觉的明晰性。
二、巧编顺口溜,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相近字,包括形近字与音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形近字的混用,占了学生错别字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必须先辨析,再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
1.抓住字义相关的部件,编顺口溜助理解
“渴、喝、歇”,“辨、辩、辫”,“请、情、清、晴、睛、蜻”一度使许多学生迷惑而混用,可如此编顺口溜:
口渴要喝水( 氵) 喝水要用口(口)
歇息人回家(欠)
争辩用语言(讠) 分辨用眼睛(丶)
小辫丝线栓( 纟)
请客用语言(讠) 做事情要用心(忄)
日出天气晴 有目大眼睛
水来池水清
2.联系生活,编顺口溜辨析形近字
有些形近字,可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巧记忆。如:“乖与乘”关键是多少一撇捺,理解为:乖宝宝上课听讲手后背,乘车时扶稳手伸出。“拔与拨”关键是多少撇(′),理解为:拔草草没啦,拨号手伸出。拔字把(′)看作草,拨字把(′)看作手指。这样进行汉字教学,比教师反复说:“这一撇很重要,一定不能丢,这儿要注意。”之类的话作用大得多。
三、形象描述解字法
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字,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水平,别出心裁地用形象描述的方法来解释它们的结构、部件或点画的含义。如教学“睡”字,可描述为:“睡觉”闭上眼,侧目在旁边,右边笔画多,要仔细看清,上面千棵草,下面躲士兵。“疆”字描述为:用弓箭打下的土地,有两块田共三亩。这样学生可以很快记住这些字,且不会出错了。
四、应用形声字规律识字,减少错别字
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汉字中,形声字最多,约占8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辨形,区别字形相近的字,避免出现错误。例如:“蜻”、“清”。“青”,是这两个字的字音,而“虫”、“ 氵”分别表明这两个字的字义。
五、用部首归类指导学生识字
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例:教“拉”字,它的部首是提手旁,“拉”和手的动作有关系:用手打人或抓住物体打下去,都跟手有关系,所以在不同时间教“提、抓、扔、托、扶、拾”等字,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提手旁做部首。例:教“江、河、海、洋、洗、泳、液”等字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部首都是“氵”,与“水”有关,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这种方法对后进生帮助最大。
六、遵循记忆规律反复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记忆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必然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每一次识记之后,有70%左右的材料内容被迅速遗忘,只有30%左右进入缓慢遗忘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每次记忆的材料只能记住20%~30%。要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效果。
小学语文如何减少学生写错别字
一、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1)字、同音字辨析训练。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使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他们辨析。
(2)汉字规律,总结经验: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蕴含着许多构字规律。有时,学生产生错别字是由于不懂汉字的构字规律,或不理解字义造成的。在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他们,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另外,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它的标义,错误就能减少。
二、优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课件演示时,其鲜活的画面、迷人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特别是学生容易出现多笔少笔的字,更需要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学生常见的错别字中有许多都是由于他们记不清字形而造成。过去不少老师试图通过一味地反复抄写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编识字儿歌和猜谜语等。
(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许多错别字,教师虽然纠正多次,但学生仍然写错,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实际运用的少。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用字。另外,还可把学生经常搞错的字放在编写好的词句中,在课堂中朗读,让学生听写。
三、依据学生心理,纠正错别字
(1)先入为主,积极预防。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是很深的。如果学生从一开始记忆的就是错误的信息,再改正就很难了。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的多。在识字教学中就一定要有预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培养他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划出,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
(3)正误对比,纠正错别字。通过正误对比,可以使学生对错误理解的更深刻,也可使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前面提到,小学生精细的辨别能力不高,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时要讲究方法。如把一组正误字放在一起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寻找错字和正确的字的差异,即错误之所在,这样会调动他们纠正错别字的主动性。
(4)激发兴趣,主动纠错。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所以很难纠正,主要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是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改错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改错法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让学生自己去辨别。
四、开展实践活动,纠正错别字
(1)开展收集错别字,制作卡片活动。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情况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纠正错别字要有针对性。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即随时把学生的错别字收集起来,制成卡片,把错别字记在卡片上,同时记下错别字的出处和学生的名字。分析卡片,找出原因,定期帮助学生纠正。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街道、社区调查用字情况。重点调查标语、招牌用字。如发现有错别字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注明何时何处发现。然后将收集到的错别字加以汇总,分类列表。并让学生“送医上门”请那些用错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减少学生错别字
一、必须重视教师的理念
俗话说得好,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认读生字也如此。如果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生字就是正确的信息,那么就大大降低了错别字的发生率。所以,对于“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这两类的生字,教师在课堂上都应给予相同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对容易写错的字进行预防性的教学。如在教“武”时,如果提醒学生不要在斜钩上加撇,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引起注意,此时,再让学生用“武”组词的话,学生自然会组词“武松”,教师顺势说:“是啊,如果武松的腿被打断了,还怎么上山去打老虎呢?”学生们在爽朗的笑声中,对这个“武”字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二、必须强调方法的趣味
[图片1]
“温故而知新”,教学实践证明复习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可运用抄写、默写的方法进行巩固外,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求知的欲望。
1.一字开花。面对着扩词的消失,面对着扩词的单调,教师可以改变一个形式,使它充满趣味。如我们在中间画一个小圆,写上“路”;在小圆的外面画上一个大圆,围绕着进行组词,马路、走路、路面、路上等等,比比谁开的花最多。这种将趣味融入扩词中,学生的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做起来也就乐此不疲,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词语的掌握量大大增加了。
2.火眼金睛。当广告上的词语到处影响着学生时,我们可以把广告商改动过的成语做成卡片,组织学生争做“啄木鸟”,让学生们找找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边上写出正确的字形,然后总结交流。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记住成语的正确写法,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广告词的“巧妙”之处,真可谓一举三得啊!
三、 必须突破字形的记忆
错别字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学生记不清字形而形成的。过去我就采用订正这种简单的方法,每当看到学生写了错别字,订正后又写错,写错了再订正,订正了依然写错,我想:订正其实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不如换点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字效率呢。
1.编顺口溜。为了帮助学生纠正“朝”字的写法,教师编了一句顺口溜:“十月十日,大家来看朝霞。”这样一来,学生也很少再写错了。当然,编顺口溜还应鼓励学生们一起开动脑筋,那样效果会更好。如有很多学生写“碰”字的时候,很容易把上面的点、撇漏掉,于是就有学生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正因为上面有了尖尖的点撇,才容易把小朋友们碰倒呢!”多形象啊,我顺势用红粉笔在点、撇上做了记号,学生马上会意地笑了。就是在这样想一想、说一说、笑一笑中,学生记住了“碰”字的正确写法,而且不管时间多长,孩子总能将字记得牢牢的。
2.巧用字形。形声字是由声旁和形旁组成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表示意思,而绝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如果学生们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因同音字和形近字而造成的错别字也会大大下降。
(1)归类辨析,以一带多。在纠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掌握,由一个字带出多个字,识记一串字,能明显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衤”和“礻”容易混淆。“衤”是衣的变体,与衣服有关,可以带出“裙、裤、衬、衫、补、被”等字;而“礻”与祭祀有关,因此“祝、福、祖、神”就是“礻”旁。
(2)意思比较,区分记忆。当“晴、睛、情、请”这一系列的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一不留神,非常容易写错。这时就可以借助偏旁来帮助记忆。如太阳出来了,天气晴朗了,所以晴是日字旁;带有目字旁的字都和眼睛有关;心情有好有坏,是一种情感,所以是竖心旁;请别人做事都要说话,所以是言字旁。
(3)直观比较,形象导行。在教学中,我们将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辨析,形象直观。
如:想一想,填一填。
yǒng ( )远 游( ) ( )敢
péi ( )养 ( )伴 ( )偿
又如,加偏旁组成新字。
艮――很、恨、狠、跟、根、痕
米――迷、咪、眯
3.夸张放大,突出笔画。对于一些比较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笔画,由于学生感知力、观察力都不强,因此,教师可以用夸张放大的方法来突出笔画,起到强调的作用,使孩子印象深刻。如教学“低”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低头看到了什么?”一开始学生没有弄明白我的意思,面面相觑,谁都没有举手发言。我反复地指着字的那一点,瞪大眼睛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有的说看到了米,有的说看到了小纸片,有的说看到了地上的水滴……随着一个个形象的答案展现出来,学生知道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写的时候也就不会忘记了。
四、 必须培养良好的习惯
汉字五笔字型输入法属于汉字形码输入法,是将汉字进行结构的拆分,拆成一个个字根,然后把汉字输入电脑的。它的作用不容小视,如单字字根包含最常见的义符与音符,为掌握大量形声字奠定基础。熟悉偏旁字根能够明白一些相似偏旁的细微差别,像“礻”“衤”。
小学语文减少错别字的策略
首先,就是引导小学生逐渐养成查阅字典的良好习惯。
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学生随身携带字典,这对于汉字的书写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阅读量的加大,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或者是不确定的汉字,如果能够及时查阅字典的话,不仅仅能够有效增长识字的数量,同时也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这种查阅字典的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尤其是当遇到字形相似或者是容易混淆汉字的时候,小学生往往很容易产生错觉,当再次遇到的时候,往往会针对以往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所以,当学生在第一次遇到混淆汉字的时候,就一定要让学生牢牢记住,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查阅字典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其次,就是引导小学生争当“错别字医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正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如果能够通过恰当方式加以引导的话,就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错别字医院”的建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你稍微留意身边的事物,如医院、街道、书籍或者电视以及学生作业的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错别字。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注意观察,对身边的用字是否规范进行观察、调查和研究,引导小学生成为寻找“错别字”的小能手,成为好医生。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逐渐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错别字医院”,具体来说就是把一些平常容易在书写方面出现错误的汉字收集起来,然后记录在专门的小册子上,结合平常生活中发现的错误共同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减少错误的几率。此外,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定期组织“错别字纠正大赛”,通过这样良性的竞争来加强对小学生们的引导,加深印象,减少错误,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奖励应该是肯定的、应该是鼓励性的,应该是具体的。
第三,就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汉字的起源。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就算是汉字的起源也有着相对独特的演变过程,很多汉字的结构都是有原因的,包括写法都与其所表达的含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起去寻找汉字起源的话,往往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汉字的认识,从而有效降低汉字错别字的可能性。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汉字起源的寻找,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此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阅读恰当的、与汉字解读相关的书籍,例如“说文解字”等,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生字学习,减少错别字。
第四,就是教师要进一步重视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
汉字的主要学习手段就是课堂教学,因为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不仅仅教师要备好课,实现设计好教学,同时要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扎实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基本功。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才能有效防止错别字的产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经常性的开展写字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进而为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比赛应该是鼓励性的,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该是良性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更是要重视对他们的引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识字教学。
第五,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和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原本复杂的汉字结构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仅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游戏的方式更是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设计要合理、要有引导性,要能够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游戏不仅仅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