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师首先要注重的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即可,没有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传统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灌输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没有提出过高要求。而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如果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有较为宽阔的知识面,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将数学知识点与一些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自然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时刻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
[图片0]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也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做事情是如此,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尤其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应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
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呢?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需要教师首先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国实行大班教学制,因此一个教师要负责的学生数量较多,虽然教师都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也能够把握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然而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却把握的并不到位。例如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数学成绩较差,教师可能只了解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却难以准确的把握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想要切实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就要对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因素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知识。
2激发学习数学热情
联系实际,感受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先让学生给等腰三角形下一个确切定义,再认识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接下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纸板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等腰三角形,通过动手去发现、探索;然后分成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总结,得出“等腰三角形”有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重合。学生凭借这样的活动,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评分问题;学了“不等式”后,让学生解决选择哪家旅行社合算及哪套设计生产方案更优等问题。
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总之,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并非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抽象的概念和符号的游戏”过程,数学的丰富内容,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方法和悠久的历史,无不蕴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合理创设情境,使其融合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图片1]
延伸基础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数学问题显然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有关。作为教师,应贴切地了解学生,适当地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在△ABC中,∠ABC=50°,∠ACB=75°点O是∠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LBOC的度数。这是一道基础题,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及三角形三内角和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如果就题讲题则淡而无味,而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向深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则能取得不同的收效。
如进一步提出问题:若∠A=a,你能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吗?这个问题看上去仅仅是数字换成了字母α,但它不仅巩固了前面的多项式,也联系了函数的有关内容。当问题解决了,还可以再追问:当α等于多少时?∠BOC=130°这样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方程问题。进一步,问题还可以改为:若O点为∠ABC、∠ACB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那么如何求∠BOC的度数?这样充分利用了前面的问题情境,丰富了该题的知识含量,使学生在解题中巩固了知识点,增加了知识的系统性,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好多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工具,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有很多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述。比如:学生在记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忽视了由配方法推导公式的过程,因而对根的判别式理解不够深刻。再如:学生学习“绝对值”概念,因为忽略了对绝对值的实际知识背景“距离”的理解,所以抓不住点与数的关系这个关键问题。
学生死记法则,机械运用,不能理解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大忌。如果学生能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重视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养成分阶段整理数学基础知识,加强系统理解概念的习惯,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学习。
确保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学生学习数学时,解题方法,解题能力,解题技巧等,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有的学生做题数量不够,无目的选题;有的学生搞“题海战术”,无目的做题,造成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头脑不清,思路不明,数学成绩始终提高不上去。
一名高考状元为了保证做题的质量,把作业或考试中做错的题都收集在错题集里,先把做错的解答原封不动地抄下来,用红笔标出错的地方;再认真做一遍,把正确的解答写在错题的下面;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和失败的原因。他把这个过程叫做改正错题的“三部曲”。通常开头一个月,要收入错题集的题目一个接一个,每天要花不少时间。半年以后,错题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要学会“解剖麻雀”,养成正确的解题思维。
4数学教学方法
重视鼓励,激活学生的对话动力
对话教学是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愉悦感的过程。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受到教师的鼓励会更加活跃。而且会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鼓励学生,并表达出自己的欣赏和鼓励,真正促使学生敢于对话,乐于对话。
例如,在比一比,量一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对话引入课堂学习。如教师展示出海洋王国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孩子们,想去这里玩吗?学生会回答:想。然后继续提问:那我们乘公交车去海洋王国,但是公交车司机说身高在米以下的小朋友不用购票。那么,我们要怎么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购票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接下来,在学生实践、探究量一量自己身高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多运用“你真棒”“继续努力”等词语来赞美、鼓励,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增强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想法不正确,教师应当积极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满激励的课堂学习中,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对话勇气,并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出错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变换创新学习情境
数学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也处处可以体现数学的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生活中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工作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他们学习除法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题目:一项建筑工程需要10吨沙子,现由5辆卡车来进行搬运,问平均每辆卡车可以运多少吨?虽然这道题目很简单,但是很多小同学在刚刚接触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在引导他们解题的过程中,我们不妨稍微将题目做一下变动,将这道题目与生活结合起来。题目就改为:妈妈给你10元钱的零花钱,这些钱规定你使用5天,问你平均每天可以花多少钱?这个题目虽然看上去没怎么变动,但是很多同学的思维在这道更改后的题目面前就会变得非常活跃,他们会充分利用加减法来认识“除法”这个陌生的概念。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够和教材内容相结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将枯燥而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生活的乐趣和内涵,使固定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充满生活的气息。特别是在处理相对于他们而言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来体验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衔接的奥妙。例如有道数学题目:现往一个1000毫升的容器中灌水,你手中有两个容积分别80毫升和50毫升的小杯,问你如何在使用小杯次数最少的情况下正好将容器灌满。很多小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束手无策,在教给他们解题方法之前,不妨先让他们自己动动手来体会一下这道题目的生活意境,如果用水不太方便的话,可以将水换成沙子,相信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度也会增加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