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那你知道会计报表表外科目说明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会计报表表外科目说明什么。
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和损益表内的的会计科目,表内科目就是列入进去的。
表外科目限于在金融部门使用,是特殊行业用的会计科目,一般很少企业能使用到。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和损益表内的,只用来核算和反映或有负债 、财产登记、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等辅助事项。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考虑将当前的表外核算分为表外科目、备忘科目两套核算体系。表外科目专门核算和反映商业银行或有事项,备忘科目专门负责财产登记、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的控制等辅助事项。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外科目是一些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科目。表外科目是指业务已发生但不涉及资金实际收付的重要事项。主要有:
1、重要空白凭证
2、未发行有价证券
3、抵押有价物品
4、逾期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5、已核销贷款呆账
6、低值易耗品等
对这些事项均要采取单式借贷记账法记账,就是每一笔业务发生只用一个会计科目进行单方面登记的方法,当业务发生,增加时记入借方,减少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数额,表外科目应设立登记簿记载。商业银行除会计报表格式与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企业存在明显不同外, 为了准确地反映其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个时期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和其他不影响会计报表相关科目的业务,表外业务,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还专门设置了相关的会计科目 表外科目,对此类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并加以披露。
[图片0]
2商业银行表外科目的表指的是什么
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外科目是一些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科目。 表外科目是指业务已发生但不涉及资金实际收付的重要事项。主要有: 1、重要空白凭证 2、未发行有价证券 3、抵押有价物品 4、逾期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5、已核销贷款呆账 6、低值易耗品等 对这些事项均要采取单式借贷记账法记账,就是每一笔业务发生只用一个会计科目进行单方面登记的方法,当业务发生,增加时记入借方,减少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数额,表外科目应设立登记簿记载。
3银行会计中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
如果科目为表外科目,则在录入凭证时,不检查凭证的平衡,单条分录的凭证可以保存。 特别注意:1.对于表外科目,在总账、科目余额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没有具体指定会计科目,如不选任何会计科目时,则报表不显示表外科目。2.表外科目和表内科目不能同时在一张凭证中出现,否则凭证不可保存。 补充: 表内科目:会计要素的核算内容,
表外科目:或有事项、委托代理业务和备查登记业务的核算内容
表内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资产类科目用以核算现金、贵金属、存放款项、各类贷款、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各项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等业务。
2、负债类。负债类科目用以核算各类存款、借款、委托代理资金、发行债券、各项应付款项及其他负债类业务。
3、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以核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
4、资产负债共同类。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用以核算系统内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外汇买卖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等。
4会计中什么是表内账务、表外账务
1、表内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栏目可以揭示的业务;例如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
2、表外业务是指资产负债表不能揭示的业务,例如保证、银行承兑汇票等。
表外业务在其特定的可能事项成为现实时,转化为表内业务,此时,应由表外核算转换到表内核算。例如,开出信用证,在"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 这一特定可能事项出现之前,在表外科目"开出信用证"、"应付信用证款项"中核算,一旦"客户未能按合同付款"成为现实,银行向收款人支付合同款项后,就转化到表内,作为资产业务核算,此时,会计部门需要销记表外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信用证款项(或有负债科目)
贷:开出信用证(或有资产科目)
同时,在表内借记"信用证垫款",贷记相关的资金账户,完成表外核算到表内核算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