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相应作用。以下是博沃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的相关内容。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 的习惯。”可见,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有用,而且也是完成学习的需要,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促进孩子成才,定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家长应当坚持不懈地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在绝大部分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只是强硬地把孩子埋在书本里,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家庭和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融汇贯穿,体验学以致用的价值。
[图片0]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此,家长要正确理解教育的内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引领、激励孩子从小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着手,在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怎样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激发阅读的兴趣
所选读物要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难易适当,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搞好阅读的信心。
拓宽阅读的范围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保证阅读的时间
除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以便随身携带,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3提高自学能力的方法
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部驱动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的进行梳理,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
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
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是这张网中的“节点”。
[图片1]
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必有所成。
4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家长要养成陪孩子学习的习惯,孩子需要关注。和孩子一起学习尤其是小学生,非常的关键,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有了家长的陪同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情趣的;也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家长要给孩子养成定点做作业的习惯,学习和写作业是要有时间规定的,家长要让孩子养成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前期可以规定好,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家长要及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表扬孩子的优点,更正孩子的缺点。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遇见不会的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多想一想,或是上网查查,要养成孩子自动思考的习惯,不要老是对孩子喊说孩子笨,对孩子说太多的不是。记住,每个孩子都想当父母心中的好孩子。鼓励孩子自学的能力,家长可以提前辅导一下。
孩子就是一颗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也能够半路“夭折”停止不长或是畸形的生长;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先让孩子学会做人,然后才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