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逻辑考试,并非考核逻辑专业知识,而是考核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应该说日常逻辑思维能力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只要运用好这种能力,就能取得逻辑考试的好成绩。接下来小编告诉你mba课程为什么考逻辑。
	MBAMPAMEMMPACC 都是管理联考,综合素质考试里都有逻辑部分。逻辑是思维的基本能力,只是我们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没有把逻辑专门列出来作为一门学科。而管理类综合素质的考察借鉴了西方的MBA教育元素。所以把逻辑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MBA联考逻辑 怎么备考
[图片0]
	MBA这两年联考都有变动,在变动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明显的现象,逻辑比重在不断的加大。并且综合能力考试有逻辑化的倾向。比如说数学条件充分性分析,本质上就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就是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语文认证的有效性,有效性是逻辑的概念,是一个推理的概念。确认一个论题为真,关键是有真实的论据,而且从论据出发能够逻辑的确定这样的论题是真的,这个过程该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的程序。所以,我认为逻辑的比重在加大,逻辑化倾向比较明显这是正确的。
	这种能力尽管是先天就具有的,但不是一视同仁的,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这方面能力很强,有的人这方面能力相对来说就要弱一些,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的成就和一个人的学历不成正比。
	这个能力经过后天适当的培训、必要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但这个提高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还受到你先天的限制。就像我们不能把任何人培养成奥运会百米比赛的冠军一样,因为你的体能先天就决定了。
2MBA逻辑考试方法
什么是素质?就是你把学过的知识忘了以后,大脑中存在的思维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是你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参加MBA考试的考生都是高等人才,要充分相信自己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千万不要在具体的逻辑知识上钻牛角尖,用形式逻辑去套考题是一种误导,将延长做题时间或根本做不出来。
[图片1]
	考生切记:MBA考的是你脑中的逻辑能力,而不是你的逻辑知识。我并不反对你看些专门的逻辑学教材,但一定要在看过以后把所有看过的东西扔掉,轻装上阵,不背包袱,以头脑清晰的状态做MBA逻辑题,千万不要在做题过程中套用形式逻辑的知识。一定要完全相信自己的朴素的逻辑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复习迎考只是一个挖掘潜能、规范操作的过程,它绝不是去系统地学逻辑学,而是搞“题河战术”(“题海战术”是指超大量做题,“题河战术”是指做适量的题),以题论题绝对是短时间内提高逻辑考试成绩的最好办法。而在题目训练的过程中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逻辑复习效果的关键
	注意事项
	提高MBA入学考试逻辑成绩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练。所谓精练,就是得法地做一定量的逻辑题。精练时一定要集中训练,即要自我控制在90分钟内做完50题,做题时要静下心来一口气做完,中间不要停顿,不要被干扰。经过适当的集中训练,有助于熟悉题型,适应考试。
3MBA逻辑做题步骤
	(1)做逻辑题时,头脑就象有张白纸,没有个人主观的预设,完全只根据题意推导,每看一题就象在一张白纸上考虑这个问题,做完后这题马上消失,立即进入下题。
(2)在考试中万一碰了个钉子,遇到了点麻烦,怎么办?我建议对这道题先放过去,但用三角号作好标记!(空下来没做的一定要做标记)
	(3)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分别对待。不到差一分钟的时候,不随便乱猜乱划。差5分钟,还有10道题,挑短的题、自己熟悉的背景知识的题做,争取拿一分是一分。
	(4)由于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一般不要寄希望于有回头复查的机会。所以做逻辑时千万要看清题意,力求一遍做对,遇到个别考虑不太清楚的题,也要凭感觉作出选择,不过做完后对不把握的题要做个标记,如果真有时间,可以回来复查。
	(5)逻辑考试一方面不要太紧张,切忌手忙脚乱;另一方面要保持适度的紧张,要随时写、划,一刻也不闲着。
	(6)在排除法不复杂的情况下,尽可能大程度地使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让人感到最放心的方法),首先上来就先划掉绝对不可能项。
	(7)训练自己养成只检查一遍的习惯。不要过多地反复推敲,不要把一个题目的选择答案改来改去。
	(8)“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说”,这种换算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节省时间主要的地方。
	(9)阅读时圈阅题眼是一个有用的考试技巧。所谓“题眼”,就是关键的字词、语句。边阅读边给题眼做明显的标记,将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10)注意不同的提问方式。做逻辑题首先要注意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题干和问题),比如要看清问的是“下列选项哪个支持上述说法”还是“下列选项哪个支持上述说法,除了”;其次要争取在该题的逻辑线上思考问题,不要偏离题目的逻辑线去钻牛角尖。
4MBA逻辑学习经验
	学习逻辑就像是练功,基本功最重要。扎实的基本功能保证我们走正道,从而走的更远,不要一开始就想抄近路。我上课的时候经常讲,所谓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当你心生邪念想抄近路的时候,实际上就给自己走弯路埋下了祸根。相当于你又把一颗半生不熟的大米放到了锅里,还认为它已经熟了。具体在逻辑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分析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关系,做题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是大我们必须是在把分析基本功练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去放心使用它。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觉得困难的题目还是要回到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上来。如果你一开始就是靠做题技巧行走江湖,一是容易走火入魔;二是一旦遇到强大的敌人就只能是撞大运了。但话说回来,基本功是怎样练出来的呢?这里面有三点最重要,一是规范、到位;二是坚持重复;三是分析工具。
	先说第一点、逻辑分析的目的和做题很不一样,做题的目标是找出正确答案,逻辑分析的目标却是把题目分析透彻。逻辑分析的要求是远远高于做题的。逻辑分析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
	1、定义事件、定义论点和论据。
	2、提取两两事件关系。
	3、用一张图表示所有有用的事件关系(形成逻辑框架)。
	4、用一句话说清楚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差异是什么。
	5、分析选项在题干逻辑框架中发挥的作用。
	上面说到的3、4、5三点不仅是逻辑分析的步骤,也是逻辑分析的目标。如果能做到这三点的话,题干的把握就没有问题了,作对题目更是不在话下。
	第二点是坚持重复。对于备考MBA的一般人来说,在进入做题前大概要分析200道左右有质量的题目。每道题目花费的时间要保证在10分钟以上,从而确保分析的规范、程序和到位。这个过程是需要坚持和毅力的,一方面你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一次分析透彻的东西,需要你反复分析;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会遇到那些你觉得不需要分析也能很快选出答案的题目,这个时候你就要和自己的惰性、以及浮躁的心态做斗争了。
	第三点是分析工具的问题。前两点讲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真正到了执行的时候,手里还得有物可持,这个物就是分析工具。要把这个东西说清楚需要几个小时,还要对着讲义好好说;但如果说的不清楚很可能会误导大家,所以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