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中语文语病题的技巧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怎样辨析病句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图片0]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过渡]辨析病句的方法已经教给在座的各位,相信大家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好,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实际操练一下。
先找语句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妥当
从汉语语法角度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都由主语、谓语、宾语这几个最重要的成分组成。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要检查主谓宾是否完整,或者是否搭配妥当。
例如: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摇篮。其中,主谓宾是,文化站成为工具,当提取出主谓宾,会发现文化站和摇篮明显的不搭配,因此该句明显有语病。
2高中语文病句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加强敏感
要对语病题中常出现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加强敏感,建立起类似于生物学中“条件反射”般的反应。
1.敏感点一:顿号或并列词句
反射之一:并列不当,指的是有从属、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实实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解析:“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不能并列在一起,因为“一切出版物”显然包括了“报刊、杂志”,可将“一切出版物”改为“一切新闻机构”。
反射之二:照应不当。
实实例: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井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解析:句中的“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是“电子工业能迅速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迅速发展”,也就无所谓这个“关键”了。这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前后缺少照应。
[图片1]
反射之三:搭配不当。
实实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解析: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可说“扩大规模”。
反射之四:逻辑不当。
实实例: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
解析:“发现和推广”的关系就是先发现,后推广,这里前后应互换。
反射之五:有歧义。
实实例: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解析:这里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表达不清。[来源:学科网]
2.敏感点二:否定词或反问句
反射之一:多重否定不当。
实例: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这里有双重否定,还有反问句式,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认为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这就犯了否定不当的毛病。
反射之二:有歧义。
实例: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解析:句子停顿不同,可产生两种理解:一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二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3.敏感点之三:数量词
反射之一:有歧义。
实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15日”去汇报,二是“15日以前”去汇报。
反射之二:数字用法有错。
实例:小明的年龄刚好比他的哥哥小一倍。
解析:使用数字作倍数时,只能说张三比李四大几倍,而不能说张三比李四小几倍,故本句应改为“小明的年龄刚好是他哥哥的一半”。
3高中语文语病辨析题高分攻略
技法一:压缩法
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采用压缩法,删去枝节,留下主干,就会很快发现其中的问题。
例如: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解析:这个句子“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中“塑造人格力量”动宾搭配不当,应作修改。
技法二:化解法
对一些语句内在关系复杂的句子,可采用分解成小步聚的形式加以化解。
例如: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外,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来源:Z*xx*]
解析:这个句子,我们可把“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拆开来,再分别搭配,即为“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努力发展节约用水”,就比较容易看出后半句的搭配问题。
技法三:替换法
对于一些吃不准的结构或句子,我们可根据其结构,用自己熟悉的语词替换陌生的语词,从而很快作出判断。例如: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制造者以致命的一击。如果对句中“电子注册即将推行”的是否搭配吃不准,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课间做操即将推行”,“午间自修即将推行”,等等,这样一对比,我们马上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4高中语文语病辨析题的高分攻略
一、抓句子成分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
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6、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
二、抓词语标志
7、出现了时态副词和助词,可能是前后矛盾;
8、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残缺;
9、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10、出现了连词(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残缺,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
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12、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13、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
14、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15、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颠倒、语序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