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汉字是低年级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作为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认读生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利用基本字,认读生字
在小学第一册教本中,多数先学独体字,而这些独体字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传输,学生掌握独体字较为轻松,进入第二期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画、减一画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画是“目”、“目”减一画是“日”、“大”加一画是“天”,“天”减一画是“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忆新字,同时又让学生区别开了这些形近字。
[图片0]
二、利用游戏,认读生字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再如“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
三、利用字谜,认读生字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四、利用顺口溜,认读生字
顺口溜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五、利用竞争,认读生字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出色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六、利用电教,认读生字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单纯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德智体美整体型的创新教学模式转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传统教育精华的积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一节语文课让学生不仅能学会二、三十个生字,还能学会汉字输入,将认字、阅读、写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负担之轻,兴趣之浓,能力培养之快,这已成为多少教师多年来梦寐成真的事实。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2小学语文认读生字方法一
一、形象认读法
(一)实物识记
实物识记就是让学生直接看到实物进行认字,使学生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如为了让学生记住“铃铛”这两个字,教师可拿出一个小铜铃铛,让它叮叮当当地响,再把“铃铛”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从而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和金属有关,进而记住这两个字。学“手”字,可以让学生伸伸手,拍拍手;认识鼻子的“鼻”字时,说说鼻子在哪里等。一年级数学课有“多少”一课,一个盘子里放一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放很多苹果,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多”“少”,这种方法也值得借鉴。还可以把“墙”字贴在墙上,把“冰箱”二字贴在冰箱上,这也是实物识字方法。
(二)出示简笔画
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识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记忆深刻。如在识记“屋檐”一词时,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房屋,然后让学生指出屋檐的位置,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屋檐”一词,也记住了“檐”字。象形汉字的一个特点就是描摹实物,有些字就是一幅画,加“山”字、“眉”字等都可以以简笔画的形式进行识记。
(三)编儿歌识记
儿歌、顺口溜朗朗上口,易记难忘。如识记“青、清、睛、晴、请、情”这几个字时,可以用这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山青青,水清清,要看山水用眼睛,太阳一笑天气睛,说话嘴边常带请,你我都有好心情。”
二、趣味认读法
(一)游戏认读法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识字教学中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教学形声字时,教师可把偏旁和独体字分别写在卡片上分给学生,请一个学生举着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讲台上来。如“女字旁”站上来问:“谁来和我做朋友?”下面就有好几个学生上来和他站在一起,如“乃”“古…马”“未”“子”等,上来时要说:“我和‘女’字在一起是‘妹’,‘姐妹’的‘妹’”。教学形近字、区分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二)讲故事法
讲故事法就是把汉字编成一个小故事帮学生记忆,如教学“休”字时,可以这样讲故事: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着树歇一歇,这个字就是“休”。“闻”字可以编成这样的小故事:有人听到门外边有动静,就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三)动作演示法
教师做个动作,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字。如学习“闪”字,老师站在教室里,然后很快走出去,这就是“闪”字。学习“看”字,让学生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方,表示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习“跑”字,可让学生表演一下跑的动作,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脚的,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生学得很踊跃。
(四)给字宝宝治病认读法
教师故意把一些易错、易混的字写出来,让学生指出毛病。如“暖暖的阳光”写成“暖暖的阳光”,把“漂”字的右边写成要,把“玩耍”写成“玩要”,把“疑问”写成“颖问”,“问题”写成“问提”等让学生识别,或者把学生经常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让其他学生纠正。
三、类比认读法
(一)变偏旁识字
把学生熟悉的字更换个偏旁,变成新字,让学生识记。如“是”字的日子头变成“宀”就是“定”;学了“池”字,可以把“氵”换成“亻”,变成“他”:“优”字的“亻”换成“忄”,变成“忧”字等。
(二)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字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帮助学生记忆。如“每”字加“木”是“梅”,“今”字加“、”是“令”字,“竟”去一横是“竞”字等。
(三)偏旁归类识字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识字规律,运用规律识字。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后,基本了解了常用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松、柏、桦、林等;“扌”多与手有关的字提、抬、打等,“犭”代表与动物有关的字猫、狗、猪、狐狸、狼等。这样的形声字还有很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概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过也能大概了解字义和读音。
四、联想记忆认读法
(一)滚雪球认读法
滚雪球识字法是加强字、词、句联系的好方法。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将字组成词语,词语造成句子帮助学生识字。如“可可爱可爱的小鱼可爱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尽尽情星期天,妈妈带我到游乐场,我尽情地玩”等。
(二)想象记忆法
想象记忆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识记生字。如在教学“帘”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上面的“宀”就像一扇窗户,下面的“巾”就像挂在窗户下的布帘子,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让学生识记“串”字时,可以让他们回忆吃过的糖葫芦、羊肉串的样子。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遇到读不准或不理解的字可借助字典,这也是促进学生识字的好方法。当然还有拼音识字法、开火车识字法、填空识字法等,此外有些字可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不能拘泥于一种。不管怎样识字,关键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会观察,会运用,掌握识字方法,鼓励学生预习课文,鼓励他们读课外书,做生活的有心人,坚持阅读,在阅读中识字,为他们学习语文、发展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学语文认读生字方法二
一、儿歌、顺口溜、讲故事齐上阵
儿歌、顺口溜念起来节奏性强,朗朗上口,对于音近、形近字用儿歌、顺口溜帮忙识记最有效。一些笔画多、字形难记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儿歌、口诀来识记。例如,碧:王白石。再如,在识记“蒜”字时,我教学生口诀“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讲故事的方法在教学中也常常被用到,学生相对于教师一本正经地讲解重难点,当然更喜欢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在学习“买”和“卖”这两个字时,读音一个是三声,一个是四声,读音非常相近,字形也相近,很难区分,学生常常用混。于是,我编了个小故事:家里如果有十件东西没有了,我们就要去买,所以“买”是因为没有“十”。如果家里多了十件东西,我们可以卖了赚钱,所以“卖”是因为有十。有了小故事的帮忙,学生再不用死记硬背了。
二、猜猜字谜勤动脑
[图片1]
字谜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孩子们都爱玩,老师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简单易懂的字谜,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快乐而有趣的事情。
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来猜字谜,学生兴趣会很高,同学为了在猜字谜时能更快更准确地猜出谜底,在教师讲授生字时,非常认真地听和记。这样,猜字谜的方式在趣味中帮学生轻松而准确地掌握了汉字。还可以在班里定期举办字谜交流会,让学生自己创造字谜,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即兴出谜语,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学们为了创造出好谜面,会主动认识生字词并能细心地赋予它们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轻松解决了学生讨厌复习字词的问题。
总之,低年级趣味识记生字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理,让识字变得“有趣、好玩”,让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不再感到烦闷,让学生知道生字不需死记硬背也可以学会,而且还能自己创造识记方法。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记忆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识记“串”字时,可以让学生回想吃过的糖葫芦、羊肉串的样子。识记“众”时,让学生想象一下有好多人挨在一起的样子,等等。
学生的想象生动、神奇,每个同学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想象,教师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学生们的感染。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要想象合理即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活泼好动来表演
用肢体动作来演示生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字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因为,老师要求学生用动作和表情相配合来演绎生字,学生就会仔细地观察这个字的形状、构造,还要结合字的意思才能表演出来,所以,无形中这个字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了。如学习“排”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把铅笔排成一排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是怎么排的。通过观察,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样,学生通过亲自演示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加深了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既省时又省力。又如:在学习“鸡、猫、狗、马、牛、羊、猪”等动物时,让学生模仿动物演一演,让学生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叫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五、“我的识字屋”――记录学生识字
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个识字屋,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卡片放进去,慢慢积累。这些生字可以不单单是从课堂上学来的,还可以是通过看漫画书、故事书而学到的,等等。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去收集、去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又整理,还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
六、合理安排复习,及时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低年级学生更是学得快,忘得快。我通常是教完生字后马上巩固一次,第二天听写一次,隔几天及一个月后再分别巩固一次。这样,学生经常复习,弥补了记忆消失的不足。这看上去似乎很麻烦、烦琐,增加了学生负担,其实不然,及时巩固可以节约学生因为遗忘而重新识记的很多时间。另外,巩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让学生表演,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等。
4小学语文认读生字方法三
1、想象识字法
在学习生字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我国的汉字是一种非常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灵魂,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因此,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文化精粹是很有益处的。认识“火”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火”字。如此多次引导思考练习后,于是学生懂得说:老师,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乌”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鸟”和“乌”混乱。学习“专”字的时候,学生数不清它有几笔,有几个学生说:老师,那就是一道闪电,一闪而过!这真是好办法。在教形声字的时候,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偏旁所表示的意思。如“播”字,学生说:农民伯伯用手(扌)把谷米撒在田上就成了播字。
2、游戏识字法
生字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但是生字教学也是大部分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点。有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觉得生字课很枯燥,学生的兴趣性不高,是很多老师头痛的问题。下面我就提供几点我向别人学习的几点方法:
学生学过的字很容易忘记,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将游戏融入到识字教学中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给字宝宝治病》要求学生找到生字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从中训练,检测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辨析和运用的能力。游戏中教师可出示平时学生写字作业中漏笔、加笔的字,(如:“成”字容易忘写一撇,“尤”容易多写一撇。)这时,学生会高兴地举起手,争着为字宝宝治病。让学生用红粉笔给每个写错的字加上缺少部分或多余部分,给字宝宝治好病后,我们再来认认、读读、写写。
3、以“旧”换“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形近字的比较,字型相同的字叫做形近字。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字的形,音,意的区分,可以让儿童不仅在形上辨认出不同的字,而且可以让儿童在意义上区分出形近字,这对于小学阶段的识字是大有裨益的,形近字一般可以归为一下几类:①笔画多少不同的,比如玉和王;②笔画长短,出头和不出头的不同,比如:士和土“夫”和“天”这一类错别字在实际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的;③个别部位不同的,比如:贪和贫;④偏旁部首的不同,比如:换和唤、焕。”
4、 图片教学
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最实用的方法。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休”字,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成是一个人累了就躺在树上休息。
5、在生活中积累词语
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认识的词是非常有限的,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中、甚至在玩耍中,头脑里有了这些词语,只是不能够把它化为语言表达出来而矣。在教学中,老师根据儿童的特点描述词语意思,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来。另外还可以用有趣的游戏认识字词,例如用“一”字开花,一个人、一只鸟、一张桌子……指导学生说出大量的数量词,用“花”“树”开花,要求学生说出相关的植物;要求儿童说出他们玩游戏的名称,动作。我认为早一点学会用字典识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看见自己喜欢的词就把它记住,抄写一下。当然,词汇的积累,重在理解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