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备考MBA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考生自己要掌握一个适合的复习方法,还要选择确实有效的复习资料,这样才能高效的复习,选择复习资料也是有技巧的,接下来小编告诉你mba考试什么教材好。
MBA笔试考试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一月份全国管理类联考。(现在都已经提前到了12月份)
	(1)考试时间: 每年的8、9月份会公布考试时间,近几年的考试时间都是12月份月底。
(2)考试地点:你报考的学校会告诉你考试地点。
[图片0]
(3)考试内容:全国管理类联考(统一的MBA/MPA/MPACC/MEM等):科目:上午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下午考英语(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满分为300分.
	1.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非常紧张.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
⑴数学为25题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数学对大家的解题技巧和速度要求比较高.
⑵逻辑为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⑶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 论说文要求700字,35分,语文写作合计65分。
	2.英语二题型分布为:难度是在英语四、六级之间。
(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分,共10分;
(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 每题2分共50分;
	(3)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
	(4)英文写作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总共25分。
	考试的难度不会很大,考的都是初高中的一些知识。管理类联考考试的主要难度在于时间的把握。
2MBA考试心决
	One 击不垮的自信
	拥有一颗击不垮的强大的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很多考生,在刚看到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时就开始自乱阵脚,妄自菲薄。或许击败你的,不是那些教授们的考题,而是在这最重要的时光中,你的犹豫与不自信。瞄准既定的目标,将所有精力放在备考中。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Two 放平整的心态
你最终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在于你现在所持有的心态。很多考生,都抱着试试看、不行再找工作的心态,这里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样想你就输了。考研是一场实现人生目标的战役,不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正面面对人生的这一段时光,在未来也是无法成功的。
[图片1]
	Three 坚持的执行
	考研最后的备考阶段,最忌讳的就是随波逐流,跟随别人的复习方法。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千篇一律的培养计划真的适合你吗?针对自身的情况,将复习重点有的放矢。政治比较薄弱,就可以依据情况,适当减少优势学科的复习比重。坚持的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
	Four 动静的结合
	张弛有度,方为大器。要做到:学要学得痛快,玩要玩得尽兴。学习不在时间长短,效率才是王道。上午10点,提神饮品的补充,中午午饭过后,大脑头部的放松。适当的休息可以让心情愉悦,也可以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
	Five 仔细的挑选
	考研参考书和资料铺天盖地,种类繁杂,但是良莠不齐。参考书贵精不贵多,考生要精挑细选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不要盲目跟风,看见别人用什么就跟着买什么。时间如此宝贵,要及时擦亮火眼金睛。
3MBA复习资料怎么挑选
	是否按新大纲编写,每年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都要作一些变动,有时变动大,有时变动小,有些科目变动大,有些科目变动小。因此大纲修订完成后(7、8月左右)购买的资料是新的,参考价值更大。
	是否符合复习规律,每一科的复习都具有明显的轮次,一般是三轮,每一轮又各有特点,资料也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因此,第一轮复习不要轻易购买什么“冲刺”、“模拟”之类的辅导书;最后一轮复习也不要回头去买什么“大全”。最好是能按照复习进度选购相应的一套资料,效果会比较好。
	编写质量。这是判断的核心。鉴别方法之一是考生根据自己最为熟悉的内容对同类书进行比较;方法之二是对当年考研试题和当年的复习资料进行比较,看资料对重点的把握程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看出版社,权威出版社因为要顾及长期效益和招牌,对所出的书籍把关严格,质量较高,而一些“野鸡”型的出版商,则抱着“捞一把就跑”的心理,质量自然上不去。
4MBA考试时间分配技巧
	基础知识复习基本完成的同学,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模考训练题上。一方面查漏补缺,对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摸底。另一方面,对试卷结构及考试难度的了解,检测自己做题速度,是否能按时完成试卷,合理分配每个科目的做题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时间不足需要理性的放弃一些较难题目,模考中这些必须要注意。
	经验表明,大部分考生综合考试时间不够用,网校老师提供以下时间分配以供参考:
	数学25道题共75分需要时间较长,分配60分钟完成,逻辑30道题分配45分钟,小作文25分钟,大作文40分钟,留10分钟机动。
	基本原则是:3小时/200分=54秒/分,得出数学分钟,逻辑54分钟,小作文27分钟,大作文分钟。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科目的擅长程度做适当调整,但不应该偏差太多。
	还有一个是关于做题顺序,因人而异,主要是要适合自己。
原则1:最擅长的放在最前边(提升自信缩短时间);
原则2:两个作文尽量分开写(连续写太累);
	原则3;选择题留到最后(时间不够可以蒙)。所以基本上就是数学和逻辑的先后顺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