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启蒙时期和奠基时期,兴趣更为重要。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英语好的教学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一定要先教音标,要不然学生学了就忘,背单词更是辛苦。
2.上课时,要多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起来,或到教室前面做对话,做好的话,一定要鼓励,如果有一些同学还不会,要查找原因,不要急着骂他。
3.有条件的话,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同学们对英语感兴趣。
4.严格要求学生,要背好每一课的单词,一单元有3个topic,一天背一点,背的单词就是当天对话里的,不要太多。并且单词的背诵技巧,还有读音,应该注意的地方要强调。
5.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但不要一味的抄。
[图片0]
2初中英语听说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愉悦的英语环境
songs
首先,在每一节英语听说课前,我带领全班学生齐唱一首英文歌曲,通过课前这一热身活动,学生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感受到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融入到听说课的情景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所授内容。
Talk
坚持每天不超过三分钟的Free Talk。Free Talk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每组学生自编短小的对话,可以涉及各方面的话题,有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等。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自由谈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活动环节中,教师依据教授内容灵活处理,选择使用)
二.引入(lead--in )
任务1 针对本单元所涉及的中心话题,联系学生以往所学的有关内容,创设适当的语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与话题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式和时态等语法知识。也可以创设情境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联想与话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旧带新,拓展知识,为新课做知识准备。
[图片1]
3七年级英语语法的教学
1.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就从了解英语的词性入手
词性即词类,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划分词类是进行语法分析的必要基础,只有在词类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以及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提高语言学习的技巧,加强语言习得的基础。
七年级教材后面的Grammar学习材料中,第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就是英语的词性分类,很多老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部分的教学,认为这一部分太抽象,不适合学生的学习。但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为的,教材给予我们的是抽象的词性概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把它变为具体的东西。如,课本上对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我把这个概念具体化,我问学生们:这块黑色的,长方形的,可以用来写粉笔字的东西叫什么?黑板。我们坐着的东西叫什么?椅子。 小虎,你怎么样称呼你的同桌?张荣兴。好了,我们现在学习了很多名词了,这些用来指代事物,如黑板、椅子,用来指代人,如张荣兴等这样的词就叫名词。
让学生了解了词的词性之后,还要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学生已有的词性概念。每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我都会让学生留意单词后边的词性分类,以便在课文的语法教学中用到。
2.通过英汉对比,寻找英语的变化规律
为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动词变化的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上列举很多的中文例子。如,在学到七年级上册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中,为了能让学生接受动词有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这一概念,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几个中文句子:我喜欢英语;他喜欢英语;我们喜欢英语;他们喜欢英语;她喜欢英语。我先叫学生把它们翻译成英文,然后让学生们总结英汉句子各有什么规律?并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通过这种英汉两种句子直接的对比,学生们发现,英语和汉语一样,主语都是有变化的。汉语句子里的动词不会随着主语的变化而变化,而英语句子里的动词却随着主语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对比教学,学生们很快便掌握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加‘s’或‘es’的概念。
通过这种英汉句子互译,然后让学生寻找英语句子规律的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它很直观。我举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们已经学过或正在学的单词和句型。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们复习已有的知识点,又可以让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学习。其次,它具有能动性。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学生自己动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我运用这样的教学规律让学生们了解了英语名词的用法,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一般过去时的用法等等。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学生们在写作文时,出现的语法错误相对于以前来说少了很多。
[图片2]
4初一英语兴趣教学策略
1、让学生起个英文名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兴趣,首先要找准突破口。我以让学生为自己起个英文名字为突破口,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教材中现成的英语名很有限,所以我开展了“为自己起名字”活动。学生的名字起得五花八门,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才找到自己喜欢的名字,所以个个很精彩。有个学生为自己起了个“Engineer”,原因是他本人喜欢机械,爱摆弄模型或小机器,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有个学生们在课本上见到engineer一词时,觉得很亲切,很容易接受就以此为名子了。还有的学生以名人命名,如有个学生将Gates(盖茨)的名字取来,这个学生觉得Gates很有名气,将来也要成为向盖茨这样的名人。在学生取英文名儿的过程中,不仅选到了自己喜爱的名字,还拓宽了知识,掌握了许多新单词,了解了许多名人事迹,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游戏中学英语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英语,就是一种好方法。如:学习第一册几个方位介词“in, on, under”时,我采用了带领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全班同学闭眼,将某个学生的文具藏起来,让大家猜。根据书上的句型“Where’s…?” “Is it on/in/under…?”提问并回答。 有的学生聪明,听我走路的脚步声,停到谁的座位那儿,就大概能猜出来。后来我也聪明了,蒙他们,藏好了文具还继续走,结果学生们要猜好几遍才能猜出来。个个争先恐后,想显示出自己的高明,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本节课要学的单词和句型。 又如:我在复习单词时,设置了这样的小游戏:我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密秘地把一件比如 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 in my bag?学生猜后回答(宜单人进行)
S:It’s a football 如果答不对,就说
T:No, it isn’t 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学生猜答
S:It’s a book 猜对子,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 you’re right(如果学了 Clever 还可进一步说
T:Yon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通过这个小游戏,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学生们不以学习英语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