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什么? 以下是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的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这部分内容可分成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方面是字词的音、形、义,应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复习,融会贯通地进行记忆和理解,以常见常用为原则,偏、难、怪的不必涉及;第二方面是标点和病句,重在对类型的掌握。要对考纲要求的病句类型和常见的标点错误烂熟于心,再配合适量的练习,对每一类型中的具体情形多些了解。第三方面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以上这些主要见于第Ⅱ卷的语言运用题的考查。这类题的复习重点应放在掌握具体题型上,要对高考练习题中出现的题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见多才能识广。当然,见多不是大量盲目地练习,而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巧学精练,一般每种题型练习两三道就可以对该题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了。另外需要注意,这类题大多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从复习的时段上看,这个阶段记忆和背诵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是最佳阶段。第一轮的复习内容已有部分开始遗忘,及时复。习巩固,可以起到强化记忆、加深印象的作用。抓好本轮复习,更有利于考场上有最好的发挥。所以,这个阶段背诵记忆的内容,应作为重点来抓。注意回归教材。以教材中出现的为主,适当地有所扩展即可。
[图片0]
三.古诗文阅读
古文方面,要弄清高中阶段应掌握的古汉语基本语言知识,做题时重点放在文言文断句、翻译和对人物的分析评价、对文意的理解领会上。古诗方面,要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积累古诗鉴赏中常用的一些词语,学会用鉴赏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当中还应注意练习逐字逐句揣摩的功夫。现在也有将诗歌鉴赏和文学常识结合起来的考查形式,应引起注意。在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中注意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要贯彻熟能生巧的方针,重点放在对规律方法的总结上。一方面总结命题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归纳阅读理解的技能、技巧。要经常不断地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五.写作
这一部分是语文试卷上的重头戏,绝对马虎不得,要确保不失误。对于作文,考生要对自己心中有数,而要想心中有数,就得做一定量的审题训练。审题准确、立意正确是正常发挥的前提。除了过好审题关,还要练好写作技巧。写作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提高,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实践。隔段时间动动笔,写一篇作文,这是必不可少的。写完的作文还要进行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才会有提高。试着写几篇改几篇,相信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2怎样进行第二轮高考语文复习
一、温故知新,总结方法
考生在复习新专题的时候,要对过去复习过的内容不断巩固,以免遗忘。如有的考生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对前面复习过有关病句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关于考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6种病句类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对字音、字形和成语的考查中。针对这种现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巩固自己过去复习的内容,只有不断巩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会白费。另外,在复习完一个专题后一定要注意对方法的总结。其实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考生,可能总结出来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善于总结方法的考生,专题复习后的效果比不善于总结方法的考生要好得多。
二、研读考纲,有的放矢
语文知识比较零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不像数理化那样系统,所以考生单纯地通过复习课本是难以全面涵盖高考考点的。因而,在第二轮复习中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考生只有认真细致地研读考纲,了解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及能力层级,才能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回报。研读考纲,首先要画出高考所考的知识点。整个高中阶段各考生学过的语文知识点不少,有些是高考考查的范围,有些不是。在研读考纲时,考生就要把高考要考查的知识点画出来,作为重点内容来复习。如考生学过的修辞类型很多,但考纲中只列出了9种修辞,那么考生只需把这9种修辞熟练掌握,其他的了解一下就行了。其次,要分析命题规律。同一个知识点,在命题方式上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出了知识点的主次关系。分析命题规律,可以帮助考生搞懂知识点上的主次关系,那么复习时就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了。
三、步步为营,夯实基础
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前,考生首先要选择一本和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比较紧密的专题复习参考书。书不在多,而在精。考生应该挑选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然后详细、系统地学习、练习。选好资料后,考生就应根据高考《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复习了。这里的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看,二是做。看,是看对高考考点的讲解。考纲上的规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笼统的,而在复习时考生要将考点细化。做,是指做和高考考点有关的习题。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看的内容,所以看是根本,是基础;做是手段,是方式。看是第一性的,做是第二性的。而对一些难掌握的内容,则要画出来反复看,做题时要善于总结,要注意方法。专题复习是第二阶段的关键,这也是整个高三复习中用时最长的一个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复习内容有的考生觉得单调,枯燥,乏味,有的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只喜欢看某一专题而不喜欢看其他专题,甚至有的考生在专题复习还没结束时就急不可待地进行第三轮复习等,这些做法都是应该规避的,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全面夯实地掌握考点,在实际考试中会因为有所偏颇而导致失分的。因此,考生要学会在枯燥乏味中寻找乐趣。要相信,只有通过这么步步为营,才能夯实自己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到第三阶段做起综合试题来才能游刃有余。
3高中语文的二轮复习什么
一、重拾遗忘知识点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刚结束一轮复习吗,怎么知识点就遗忘了呢?首先,人是有记忆曲线的,边学已经在边忘了,所以我们也常常说知识要反复复习。二个,整个复习阶段节奏都是很快的,很多同学一轮复习有的地方知识盲点补上了,有的地方可能稀里糊涂就已经过完了,老师也不会再讲一遍。所以在二轮复习时,一定要抓住机会,重拾遗忘的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内容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
[图片1]
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拳头再次强调高考宝典的重要性,遇到知识疑点,第一时间查阅高考宝典,懂弄应用/拳头)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拳头所以一考大型综合考试容易考砸)。
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高考宝典、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习笔记一定要知识点归类清楚,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有条有序,方便查看。上图就是我们一位同学的笔记,现在基本稳定在长郡年级前一百名
二、搭建知识结构桥梁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在已有的资源上,进行信息的整合。
三、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象一粒粒珍珠,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成了项链,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带起来。在这里,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4高中语文二轮怎么复习
一、古诗文阅读
1、古诗考查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前者需注意诗的类别(咏物诗、离别诗、感遇诗、闲适诗等)及思想情感;后者需注意表现手法(直接间接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等)和修辞手法。而诗题、作者、注解,特别是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及特定意象常常是打开一首诗的钥匙。
2、文言文。(1)阅读全文,认真思考,疑难点且放过。(2)认真阅读题干与选项,从中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解释与提示。(3)运用书本或平时已掌握的知识推及未知。(4)根据造字法特别是形声字会意字推断。(5)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6)根据词法语法结构句子成分推断。(7)以古推今,根据今天的词语成语等用法推断古义。(8)根据修辞和文化常识判断。(9)根据“互文”推断。(10)根据通假字推断。
文言文翻译6条规则:1.尽量直译,辅之以意译2.不要遗漏可译的任何信息点3.注意体现词的特殊用法(包括通假字)4.调整有句式特点的句子5.人名地名官名,称号帝号年号,干支纪年等专名专用无需翻译6.为保证译文顺畅而添加出来的信息用小括号。
二、现代文阅读
散文类应侧重哲理散文和具有论述性质的文章;小说类应注意文体特征,强调小说三要素及主旨之间的互动关系;涉及主旋律和我省省情如俭以养德,徽文化、二黄、巢湖等方面的内容应多留心;再注意以下三点:1、细心审题,审清题干的要求,记住:答案总在提问里。2、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准确地从原文中搜寻相对应的语句与信息,再结合文意作出判断,言之有据。3、注意10个问题:关注常考题型,分别找到应对方法,如作用题,赏析题,理解句意题,人物性格(形象)题,探究题等;尽量用原文语句或概括整合原文内容与信息答题;注意分条列点,言之有序;应去掉形象及描写成分保留主体意义,加以概括;应正面直接答题,尽量不间接绕弯子,更不要以疑问或否定形式回答;不能遗漏题干要求;不能遗漏条件和限制词,不能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或因果和条件关系颠倒等;注意文中指示代词的内容或范围;注意“肯定”与“可能”“已然”与“未然”“扩大”与“缩小”“充分”与“必要”等现象;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如论点句分论点句点睛句议论抒情句起承转合句等,它们可能正是高考试题答案的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