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提高语文词汇量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灵活运用,在交流中积累词语。
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同一样事物,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词语,博采众长,不断积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
[图片0]
一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接着让学生反复品读,并在句中找出描写蔷薇花的词语,同桌说说蔷薇花是什么样的,最后再汇报。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 粉红色 的蔷薇花,有的说 随风舞动 的蔷薇花,有的说 芬芳扑鼻 的蔷薇花,还有的说 带着露珠 的蔷薇花。最后老师又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这是一朵 的蔷薇花,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答案同样精彩: 美丽 的蔷薇花、 可爱 的蔷薇花、 动人 的蔷薇花。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粉红色、随风舞动、芬芳扑鼻等,这些词语并非老师生硬地强加给学生去记,而是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去说,举一反三,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受了这位老师的启发,我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也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词语。首先让学生画出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在学生仔细看图和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这样的练习: 的丑小鸭。学生大都能根据课文内容来说,如 灰灰 的丑小鸭、 大嘴巴 的丑小鸭、 瘦瘦 的丑小鸭等,接着我又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用上其他的词语说一说。学生同样热情高涨——小小的、毛茸茸的、黄黄的、可爱的、机灵的,等等。在交流中,学生既动口说,又用心听,收获颇丰。
二、巧妙迁移,在理解中积累词语。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教育思想,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迁移越发显得重要。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不能生硬提拉和灌输,而要根据学生原有水平设立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向上攀援。
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时,先让学生找出川川一连向地质勘探队员提问的六个问题,然后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像这样将事情追问到底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打破沙锅问到底。学生不知不觉中又积累了一个好词。
又如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中我利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时间里开放的花儿,学生火眼金睛,迅速找出了不少好词,如:绽开笑脸、欣然怒放、苏醒、舒展花瓣等,在介绍昙花时,我问学生从含笑一现的“一现”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时间很短。我立刻肯定,并告诉他们一些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一下很快就消失了,这就叫——“昙花一现”,它还有另一个朋友,叫“稍纵即逝”。
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记忆在效果上总比意义记忆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触类旁通,便于积累和运用。
三、创设情境,在体验中积累词语。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
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中有个词语叫“争论”,这个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创设了一个分角色朗读的情境,请三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他们呈三角形状面对面站好,一人当小燕子,一人当麻雀,另一人当小黄莺,他们模仿小鸟们的语气,配上动作,将小鸟们说的话生动地再现出来。接着我问学生,像这样各执一种看法,互相辩论叫什么呢?争——论!学生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在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争论”。
四、日积月累,在摘抄中积累词语。
语文书里的课文大都经过专家们的精挑细选,许多课文不仅内容生动,而且文字优美,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摘抄好词的良好习惯,尤其到了三年级,这样的好词比比皆是,如《香港,璀璨的明珠》里就有不少好词——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夜幕降临、五洲四海等等。这些词语我除了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反复品读外,还指导他们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积累。
2小学提高语文词汇量的方法一
一、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
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词语的方法,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词语丰富,我们应该多看书,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词,很生动的词不妨多看几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自己试着琢磨一下,如何用于自己的文章。积少成多,日久天长,何愁词语贫乏?
我们也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因为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积累词语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把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尽可能的背出来,此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各取所需,自由积累,背诵精彩的片段或绝妙的语句。”
摘抄也是扩大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的归类。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
二、做生活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词语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去吸取出色的语言,这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机会。如许多出色的广告词,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病痛下岗,让健康再就业。”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材料。
三、在运用中巩固词语,做到记忆犹新
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所以我们经常要温故而知新,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带领他们置身蒙蒙春雨中或是烂漫的春花中,让他们说说想到的有关诗句。
在兴趣课上组织成语接龙;利用午饭后,与学生闲聊时,让学生说说上学路上、校园清晨等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使用积累的词语,如阳春三月,在上学路上便会“睹景生词”:春光明媚、春风吹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多少个词语仿佛远在天边忽一下飞至眼前,仿佛原在沉睡之中,猛然间被唤醒来,这又是一个积累词语的大好时机,信手记下,揣摩加工,一篇小文就问世了。
3小学提高语文词汇量的方法二
一、想象法
[图片1]
选取几个各自独立的词语,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一段有意义的话。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难以估计的,而且他们也乐于去联想和想象,去创造新的东西。比如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中出现了很多四字词语“五彩斑斓”“欣喜若狂”“形态各异”“茹毛饮血”“毋庸置疑”“毫不相干”等等,任选四个,或写人或叙事或绘景。通过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原来几个各自独立的词语在新的语境中联系起来了。
这个联系起来的过程,就是词语被运用的过程。而通过运用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是最有效的积累。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对他们的要求应不断升级。开始,只要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一段有意义的话就行,对于表达特别好的一定要给予大力表扬,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树立自信。训练一段时间后,难度要加大了,得让这段话的内涵丰富起来语言生动起来,比如要求围绕一段话写一个意思,要揉进某种修辞手法,等等。还可以适当增加几个词语,扩大积累,加大语段的内容含量。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词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
二、串联法。
以一个词语为基准,横向扩散,联成一串。最典型的就是词语接龙,词与词之间首尾相接,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在平时课堂上一般不采用,在游戏竞赛中用得较多。
三、发散法。
以基准词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由点及面。汉语词汇中大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存在不仅给我们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给词语积累带来了契机。有时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义词来表示,比如表示看的动作。反义词同样也很丰富。这样,通过同义和反义的方式以一带二、带三,甚至更多,由点扩大到面,积累量剧增。比如课文《巨人的花园》里面有许多需积累的成语,就可利用此法。像“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它的同义词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不渝”“始终不渝”等,它的反义词有“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浅尝辄止”等。以它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了它的同义词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不渝”“始终不渝”……和反义词圈:“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浅尝辄止”……一至少聚八,积累的量扩大了。
所谓同义词者,近义词也,大同中存在小异。学生积累这些词时,既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更要仔细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此,积累的质也提高了。
词语积累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讲故事法,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有些成语本身就是由一个小故事来的,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或一则典故的浓缩,文学的,历史的。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如:亡羊补牢、买椟还珠、指桑骂槐、毛遂自荐、风声鹤唳等。这种方式的积累可以安排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当中。还有如游戏法,寓积累于游戏之中。……
4小学提高语文词汇量的方法三
一、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乱坠、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左思右想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二、接龙法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形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
三、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语来源于一则典故。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