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复习的教学,把小学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以下是朴新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等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一部分:数和数的运算。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的知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代数初步知识。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等,求比值、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等。
[图片0]
第三部分:应用题,包括从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到整小数两、三步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用比例等方法解应用题等。
第四部分:量的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量、长度、面积、体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名数的改写等。
第五部分:几何初步知识。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判断、度量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
2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做好期末复习的前提条件
期末复习是指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对这学期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理解、掌握。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全面抓好本班的基础,做好最基础的知识人人能过关,人人能消化掌握。
虽然说期末复习是全面的知识复习,但我们不能只靠那么几天来突击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才可能提高复习的效果,才有利提高本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不然形成空中楼阁,摇摇欲坠。
二.期末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末复习就是对知识整理提高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说简单点就是可以有个好的分数。所以期末复习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难点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基础知识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具有全员性,需要大家都掌的知识,而重难点是本册教材的能力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教师把握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和重难点的突破的关系,学生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起数学题才可能得心应手。
2、 培优与帮扶的关系
培优即对出色学生的培植使之优者更优,带动全班的学习热情;帮扶是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渡过学习的难关提高自己的成绩。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学困生,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一部分学生进步了全班就提高了,也就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3、 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期末复习这一阶段相对上课时期时间多了一些,有的教师就不知怎么安排好了,总觉得时间过剩,不好把握,白白浪费了复习时间,那是多可惜的呀!所以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减轻负担的同时要增加学习效率。不然不是浪费了时间就是挑灯夜读了,苦而失效。
3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提纲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4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
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