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培训新闻 » 国际教育 » 出国留学 » 法国留学 » 总算知晓会计电算化类属于什么专业

总算知晓会计电算化类属于什么专业

发布时间:2023-01-27 18:57:51
1 会计 电算化类属于什么专业

你知道会计电算化类属于什么专业吗?你想了解会计电算化专业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会计电算化类属于什么专业。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图片0]

2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特点

1.会计数据输入代码化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会计数据实行统一编码。用统一编制的标准代码表示各种用文字描述的如会计科目、往来单位、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现数据表示的系列化和标准化,便于计算机处理。

2.会计数据处理自动化

当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会计软件能自动完成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整个处理过程都在程序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自动化的特点。

3.会计数据存储电子化

在电算化环境下,所有账簿及数据文件都集中保存于计算机系统内成为电子化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4.会计数据传递规范化

为了解决会计核算软件之间以及会计核算软件与业务系统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障碍,审计署和财政部出台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对交换数据的内容和输出格式,进行统一规范。

5.内部控制程序化

通过计算机程序化步骤,进行内部控制,如数据校验、密码防护、权限控制等都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

3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人力和时间,它在转变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推动会计技术和理论创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更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1.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除会计凭证由人工录入和审核外,其余各项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凭借计算机的自动处理,能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其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2.缩短会计数据处理周期,提高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原始会计数据录入计算机后,系统保存数据的同时也自动更新帐户余额和发生额资料,手工方式下表现为一个周期(月、季、年)的会计循环在会计电算化下能以实时方式完成,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实施电算化后,由于数据处理工作由计算机根据合法规范的会计软件自动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因此,只要保证输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一般也保证了整个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二)会计职能得以更好发挥,从而推进会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1.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利用上更加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不仅能实时采集会计数据,而且会计数据处理以及部分会计凭证也能以实时方式由系统自动生成,甚至还能够实现部分信息的实时查询,使用户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可以实现对经营管理过程的事中控制、反馈和管理,还可通过计算机管理决策模型对各项管理活动进行事先预测和决策,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2.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从长远来看,会计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应当是全方位的,即对会计处理技术和会计理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如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数据的来源方式和存储方式的的变化导致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会计数据资料的生成与管理、会计报告、会计控制以及审计程序的变革,从而推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4会计电算化的演变与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起步

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70年代末,除个别尖端科技领域外,我国计算机应用几乎是空白。开展会计电算化,面对的是价格昂贵的计算机,开发应用人才严重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会计电算化在艰难中起步。

1.试点阶段

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试点工作;1980年,铁道系统的北京广安门车站、蚌埠铁路分局在微机系统上相继开发了货票处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财务决算汇编等应用程序;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同年,上海市在上海吴径化工厂进行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试点。

2.发展阶段

1988年,在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的热潮,许多企业购买了计算机,而其中多数企业又将财务会计作为应用计算机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普及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快速进入普及和深化阶段,这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大发展的十年。

(二)会计信息化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概念日益为大众熟悉。会计工作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内涵更为丰富。同时,应用范围也不在再局限于“会计电算化”提出时的财务会计,在管理会计、决策会计、审计等领域也相继有了巨大发展。作为会计信息化前身的会计电算化,从企业层面上看已基本完成会计核算的计算机替代手工的工作。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这一名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从2002年起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制度化,每年举办一次,并就一些热点问题召开专题研讨深入研究。2002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会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2003年11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研讨会”(从第三届以后会议名称改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年会。截止2009年5月,已举行了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其中会计信息化教育始终都是研讨会的主题之一。

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有其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