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报考MBA的考生都积极备考,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其实,在临近考试时,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放松心态,安排好自己应试的时间,那么MBA考试时间如何安排呢?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考mba备考时间要多久。
要看每个人的基础。
1、MBA联考包括综合和英语。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和语文,其中数学是拉分项,是综合高分的关键。
2、考试分数的评定,包括总分和小分。例如2021年的MBA C线:总170/英42/综84。 那么需要在英语满42分,综合满84分的同时总分满170才有机会进入你喜欢的院校
所以如果决定考了,就提早一年准备。临时抱佛脚还是不可取的。毕竟和你比赛的不单单是你自己之前的知识积累,还有比你出色的人,甚至是不如你出色但是比你努力的人。
[图片0]
MBA考试时间分配技巧
基础知识复习基本完成的同学,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模考训练题上。一方面查漏补缺,对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摸底。另一方面,对试卷结构及考试难度的了解,检测自己做题速度,是否能按时完成试卷,合理分配每个科目的做题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时间不足需要理性的放弃一些较难题目,模考中这些必须要注意。
经验表明,大部分考生综合考试时间不够用,网校老师提供以下时间分配以供参考:
数学25道题共75分需要时间较长,分配60分钟完成,逻辑30道题分配45分钟,小作文25分钟,大作文40分钟,留10分钟机动。
基本原则是:3小时/200分=54秒/分,得出数学分钟,逻辑54分钟,小作文27分钟,大作文分钟。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科目的擅长程度做适当调整,但不应该偏差太多。
还有一个是关于做题顺序,因人而异,主要是要适合自己。
原则1:最擅长的放在最前边(提升自信缩短时间);
原则2:两个作文尽量分开写(连续写太累);
原则3;选择题留到最后(时间不够可以蒙)。所以基本上就是数学和逻辑的先后顺序问题。
2如何有效备考MBA
购买MBA辅导资料。现在各类考研培训班相当多,我当时是随便报的一个,收费3000多,不是一次包过的那种,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可以继续上。开始以为能有现场讲课,后来发现全是看音像资料,在家也是看,在培训班也是看,所以不如自己通过其他的途径去购买辅导资料,也可以免掉一笔冤枉钱,因为培训班学费是层层提成的,包括报考的学校都要分一杯羹。直接买资料会划算很多。资料一定是要有真人讲课的,那样更直观更易于理解,不然光自己看书,成效会小得多,也会花费更多时间。
笔试复习。一般来讲,能够集中一个月左右复习就差不多了,这一个月还可以不包括白天的上班时间。当然,这个因人而异。MBA考试需要复习的科目是四科:数学、写作、逻辑学,英语。前三科是综合卷,总分200分,英语是单独卷,总分100分。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每天至少要复习两科以上,英语是必须多看多练多听,基本上把整个课程听下来,语感什么的就培养的差不多了。数学如果基础好,可以少花点时间,基础不好的话,建议就拿住比较容易的一些题,太难的直接放弃。逻辑学主要在于公示和推理方法的掌握,多做些题就熟能生巧了。写作也是有套路的,根据老师的讲解,掌握基本套路,看几套模拟题,基本上也能掌握了。所以花时间比较多的是英语,这个比较死,必须记啊背 啊。尤其要背作文范文,在考前把范文背熟,考试的时候基本都套的上。
报考。报考也是现在网上报名,然后规定时间到报名点现场缴费确认。MBA考试与高考不一样,分数线是全国划线的,但是会根据学校和地区分为A类、B类、C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选择报考哪类院校,同一类院校里面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学校,比如湖南地区的院校都是B类线,但各个院校差别就大了,这时不妨选好的学校,反正分数线一样嘛。当然,有的考虑工作原因,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双休日可以上课。不过如果单位管的不是太严,一年能请个一两个月的假,选择远点的学校也可以。因为学校一般都有集中班和周末班,集中班就是为了外地学生集中授课而设的。
笔试。最最关键的笔试阶段到了,我觉得考MBA有个好处,因为是在职者的考试,不像高考一样几乎等于出路,所以紧张的情绪会少的多,一般人都能调整好心态,一次考不上还有第二次机会,所以大可放松心情,放心去考。综合科目的考试,小编是有血泪教训的,综合题的设置顺序是数学、逻辑、写作,写作一定要先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就是因为先做的数学和逻辑,导致到了写作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时间,白白丢掉了一门分数。三个科目考试时长一共是三小时,一定要分配好,按上面讲的,数学只挑会做的做,不会做的,就不管了,逻辑题有的一道题可能要绕上你十几分钟,但分值也只有一分。所以把作文写完,数学会做的做完,逻辑题容易的先做,剩下有时间再去做难题,这样总体时间把握好了才不会手忙脚乱。英语考试三个小时时间基本足够,作文题不要别出心裁,直接找到合适的背过的范文套一套就可以了。
3如何高效率的备考MBA
制定合理地计划
计划是做一件事的开头,有了计划,就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就不会出现我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做事可仍然完不成任务的情况。另外做了计划就一定要按着计划来,切不可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拖到后天,那么做计划有什么用呢?
了解相关的资讯
[图片1]
关注相关的信息平台、网站、公众号等等,时刻关注相关动态与目标院校的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一定要对这方面的信息高度敏感。
复习时要分轻重缓急
对于自己自己不擅长的科目要越早复习越好;英语单词必然是细水长流,一直记,反复记。公共课自始至终不能放松,政治后期准备。理工科背景的或者政治基础较差可早点复习。
资料宜精不宜多
要精选自己的复习资料,不要一股脑搬来一堆。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相关论坛去找多数过来人推荐的书;也可以用部分考研机构内部整合的讲义、练习,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抓住零碎时间
除了晚上的时间,多数时间是琐碎的。最大化利用琐碎时间去复习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上班路上背背单词、吃饭间歇看看公式看看网课、做家务时听听力、练口语、听时政等。
4MBA备考路上的致命误区
1、备考方向误区
有不少的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由于对考试不了解,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放在那种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提升的地方,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得到的回报却很少,比如不管你多么努力吃饭,你怎么也不能长到3米高,学习也是如此,有些地方你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愿意努力去学习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学习方法能否让学员只要努力了就有收成,有些人的方法不对,学生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有很大的收成。
比如让学生到泰山顶上钓鱼是怎么努力用功都钓不到鱼的,但是有些教师因为自己的水平不足,把学生钓不到鱼归结到学生还不够努力,或者是没有天分的原因上,殊不知是那些教师把学生引导到一个再怎么用功都没法达到成功彼岸的地方。
2、学习方法误区
对于多年没参加过考试的考生来说,英语、数学是两大障碍;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学习效率和复习瓶颈的突破是很大的问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逻辑之前没有接触过,很陌生;写作心里没底。
英语:决胜联考的最大障碍,理科生的噩梦。对于联考备考的学生来说,离开学校多年,所以英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词汇问题,多年不学、词汇忘光,背词典的传统方法完全无效,对于基础差的考生,词汇是个很大的问题,对于部分有一定词汇量、或经常运用的英语的考生,词汇不系统。
二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问题,很多考生觉得基础还可以,但阅读理解似懂非懂,题目一做就错。考生在阅读方面既有基本阅读习惯养成的问题,也有相应的阅读技能和技巧的问题。
至于翻译和写作,核心还在于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没有问题了,翻译自然就没有问题,写作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能力的问题。
数学:文科生的滑铁卢。数学,传统的方法是题海战术,学起来累、而且效果很差,一直以来都没有学好,成为心理阴影,因害怕不想学,不愿学。对考生来说,数学并不可怕,基础再差也能学好,前提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逻辑:阅读量就有20000多字,考生没有时间做题,很多考生平时复习时把重点放在逻辑理论上,这是最大的误区。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以前没有见过,极易写成驳论文;对于论说文,不了解评分标准,浪费了大量时间在短期内难以提高的“立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