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懂点儿世事的人都知道有关系的好处。很多事情有了关系就能很快解决,有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会不会用关系才是关键。不会用关系,即使关系再多,也不会给你带来好处。有的人不会用关系,甚至把好事变成了坏事。会用关系的人,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用关系,而不会乱用。关系用得太多,或者用得不合适,都会让人头痛。那么,如何合理的利用人际关系呢?
[图片0]
小雷申请进入某单位,已经是第三次面试,眼看就要被录用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雷记起自己有一份关系,如今眼看就要成功,就差一把火而已,不如利用一下这个关系,就能马到成功。于是在与单位主管做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小雷就顺便提了一句:“某某集团的顾总是我父亲的老战友,我和他家的孩子还是同学呢。”单位主管听到这一情况,立刻眼睛一亮,因为他早就有心与顾总攀交情,没想到眼前就有一个不错的机会。主管高兴地对小雷说:“那太好了!太好了!没想到你家与顾总还是通家之谊呢!你可以请顾总写封推荐信,再不然递张名片,交代一声就成了。”
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结果别人都被录取了,只有小雷的事情一直悬着。小雷几次拨电话去询问自己的录用情况,主管都表示正在安排。小雷想不通,自己连过三场面试,眼看就要成功了,何况自己还有关系,如今却为何被搁置不用?
这只能怪小雷不懂人情世故,在自己要被录用的时候,却不恰当地使用关系。原来单位主管知道小雷与顾总的关系之后,就想让小雷去找顾总出面,这样主管就能把面子卖给顾总,顺利地与顾总建立人脉关系。可怜的是小雷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本凭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搞定的事情,却偏偏多此一举,搞出这么一出复杂的事情来。要知道就算小雷最终找了顾总,获得了工作,进入那家单位,别人却会觉得小雷没有真本事,是靠关系硬塞进来的。这又是何苦呢?
如果你明明有够硬的关系,却完全不说出来,而全靠自己的实力进入一家公司。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机,让上司知道你跟有关人士的关系,那么上司必定先是一惊,接着暗自佩服你:这个年轻人了不得,有关系不用,全凭自己的本事,好样的。凭着自己的本事进了公司,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关系透露给上司?因为如果你一直隐藏自己的关系,而当有一天,上司知道你的特殊关系之后,则会对你心生猜忌:这小子藏得够深的,这是要干什么呢?进入公司之后,如果把自己的特殊关系透露出来,可以让大家心里有所准备,而不至于发生一些令人难堪的事情。
虽然老秦是个新人,但能力比较强,性格也很好,同事们都愿意和他相处。主管也很赏识老秦:“老秦这人性格太好了,整天乐呵呵的,做事又认真,确实不错。”老秦也很满意这样的环境,没有压力,充满活力,到处洋溢着热情和坦诚。
很快老秦就融入了这个新集体当中,同事们也都把老秦当做自己人,于是私底下有什么事情都放开了说,其中难免有些议论公司高层的话。大家都觉得老秦有谱儿,是个可信赖的人,说话也没有避忌他。连主管也是如此。每当听到这些话,老秦都只是微微一笑,不以为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哪家公司的职员对上头没有意见和怨言呢?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秦发现大伙儿对自己的态度变了,彼此之间不复往日里的轻松自在。开始老秦摸不着头脑,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直到经理找上他,对他说:“老秦啊,听说你和同事们有隔阂,相处不太好。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可不能掉以轻心啊,团队合作意识一定要有。”
老秦一听这话,就傻了。经理看了看他,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你的性格刚直,做什么事情都全凭自己的本事。当初进公司,我说可以帮你,你也不领情。你的能力水平,我是知道的,绝对过硬,但是你的性格可不能太硬了,要合群啊。”
故事到此,暂时打住。我们可以细细思索其中的玄妙:老秦和同事们相处得不是很好吗?怎么突然成了不合群的人呢?要揭开谜题,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同事们对老秦的态度会突然发生大转变?原来同事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老秦的关系——经理和老秦原来是战友。有这样的关系不是错,老秦没有利用这样的关系也不是错,错就错在老秦一直没有向同事及主管透露这一关系。老秦倒是一个坦荡的人,但是架不住人们的联想:他隐瞒自己的关系有何目的?难道他是经理派到部门里的卧底?主管则会想:明明有关系还不说,不会是来监视我的吧?
于是,主管就在汇报工作的时候,顺带对经理提了一句:“老秦这人吧,工作都完成得不错,能力是有的,只是有时候同大家合作不太默契。”就这么一句话,性格很好、能力出众的老秦就成了“没有合作意识”的人。
有关系是好的,但关系不能乱用。能够靠自己的能力成事,就不要使用关系。但如果自己有关系,也一定要注意关系带来的影响,处理好其中的问题,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和谐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