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让你脱胎换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碰见英国留学一年半研究生需要多少钱 ,不妨跟着哥来看看这其中去英国或美国留学(研究生)一年需要多少钱?,去英国留学一年制的研究生,实际需要多长时间?,去英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全部费用-最全版,留学英国读一年硕士大概要多少钱?,英国留学读研究生费用一年30万够吗?和50万差在哪里?,英国留学,硕士留学需要多少费用呢?,英国硕士真的特别水吗??? 的奥秘。
1.去英国或美国留学(研究生)一年需要多少钱?美国一年 学费一学期基本一万美元多一点 一年按照25,000美元计算 生活费一月1000美元应该够了 一年按照12,000美元计算 来往*机票两个单程,去美国,一年后回来 一年2000美元 书费,杂费,出去玩,乱七八糟卖东西 一年6,000美元 一共是45,000美元 折合人民币大概30万元多一点 省省花应该会好点。
2.去英国留学一年制的研究生,实际需要多长时间?我是英国的硕士毕业。9月开学,课程到来年5,6月结束,然后开始做毕业设计或者企业联合项目。项目一般在10月11月速度快的就可以完成,约答辩什么的,然后就可以回国,我就是11月提前回国了,毕业典礼是1月。所以,总的下来其实是1年半。和楼上说的什么成绩不好复读的无关,说的是成绩不错的正常毕业。
3.去英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全部费用-最全版英国研究生留学凭借超短1年学制26所世界前200名校可选择富有含金量的文凭回国企业高认可度毕业后2年留英PSW毕业生工作签证疫情下暖心的包机、防疫、打疫苗等积极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前往英国深造!今天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去英国读一年硕士(本科也可借鉴)到底从头到尾要花多少RMB?出国前涉及费用1、各大小留学机构服务费在16000-32000 RMB不等。取决于不同机构价位,申请目标院校为普通院校还是G5高端院校。2、软性背景提升产生的相关费用,比如参加一些名企实习,科研项目,全球竞赛等。价格根据每个项目,费用在10000-30000RMB不等。(学生如果自己能找到实习,做课题,发表论文,则不会产生这笔费用)3、雅思培训费用,因人而异,培训价格在6000-30000 RMB。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班型,阶段不同,线上或线下授课,价格有所不同。(若本身英语基础薄弱,不建议自学,会相对耽误时间!)4、雅思考试费用,2220 RMB /次。一般每个学生平均会考2-3次。5、护照办理:160RMB左右,各省因情况而已留学申请阶段1、院校申请费-硕士。英国G5院校+热门学校或专业(华威,伦敦国王*,诺丁汉所有专业;部分商*如爱大,曼大,南安,布大,格拉,伯大,巴斯;部分热门专业如纽卡的传媒),只有缴纳申请费,学校才会审理。常见申请费金额为25英镑,40英镑,50英镑,60英镑,70英镑每个专业。G5院校申请费在100+英镑。其他英国大部分学校和专业都免申请费。(备注:本科申请费统一26英镑,最多递交5个专业,一次性缴纳。)2、学费押金(之后可直接抵扣学费),250-2000英镑不等,拿到offer后,确定入读,需要交纳押金,进行占位,保留offer。3、肺结核体检:大使馆指定体检中心,出具英文体检报告,用于签证办理。*统一费用550RMB。4、签证费,由大使馆统一收取,每人348英镑。5、IHS医疗保险费,470英镑/年,在英国就读期间可免费享受英国医疗服务,大使馆要求每一位国际生在办理签证过程中必须购买。6、前往英国的机票费:4000-8000(非疫情情况下的转机和直飞),疫情下8000-15000不等。7、硕士学费。根据入读*和专业不同,区间为17000-25000英镑是绝大部分*学费。个别G5院校和专业学费有30000-不等费用。8、住宿费。按照一年53周,每周100-230英镑不等,根据所在城市,地段,房型等。9、其他生活费开销每月500英镑即可。10 若没有考到直录的雅思要求,需要额外搭配6-12周不等的语言课,所有学费和生活费总计在2-6万人民币不等。总计以上所有费用,折算为人民币,就读英国硕士一年所有前前后后的费用区间在30-45万不等。绝大部分中产阶级家庭都能够承担,这也是为什么留学也越来越趋于大众化,未来98后,00后的教育程度会越来越高,海归学历不再是光环,而是“必备学历”。
4.留学英国读一年硕士大概要多少钱?英国的学费因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平均来看,文科学费较低,为6750-8200英镑/年;商科是7000英镑/年;理科较高,为6500-9500英镑/年;医科更贵一些,大概是6200-17000英镑/年;而MBA的费用*,一般都在15000英镑以上,一些著名学校的MBA学费可达到25000英镑,也就是将近30万人民币。总计下来,研究生约为9000--13000镑年。 若想了解具体的学费价格,还需要向当地学校进行详细的咨询。 生活费:在英国的生活消费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险及个人消费。按照英国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伦敦区为800镑月,非伦敦区为600镑月。但这只是个概况数字,依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如果留学生只是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或者是自己动手做饭,那么每顿饭的花费大概在2到4英镑左右,再加上水果和饮料的钱,一天不会超过10英镑,也就是相当于1年3500英镑。 总之,英国一年硕士费用在3、40万人民币左右。
5.英国留学读研究生费用一年30万够吗?和50万差在哪里?英国硕士学制只有一年,在时间和费用上来讲性价比较高。尽管如此,英国留学费用也是不可小觑的,30万只是个保底数字,那么去英国读研究生一年究竟需要多少钱呢?英国留学费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学费,二是生活费,每年的费用大概在25万-40万人民币左右。学费(刚性需求)学费在英国留学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由于英国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学费也会有所不同。英国硕士留学分为研究式硕士课程与授课式硕士课程,这两种形式的课程学费是不同的。授课式学费国内留学生一般选择这个形式的硕士课程。授课式硕士课程一般为一年制,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课程模块(听课、参加研讨会、写论文和考试),然后需要通过原创性研究完成硕士论文,通常获得的学位是MA,MSc,LLM,Med等。一般来说,商科硕士类课程,如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都是讲授式课程,学费相对于文科和理工科要贵,平均一年学费在12000-14000英镑之间;文科类课程如传媒、社会学、社会政策这类研究生课程则要便宜很多,集中在9000-13000英镑/年;理工类的讲授式课程学费从9000-15000英镑都有。研究式学费英国的研究式硕士课程不要求你一定听课,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年的研究工作。根据论文质量评定最终成绩。常见的MRes,MPhil都属于研究式研究生课程。这种课程形式比起讲授式课程,其留学费用比较昂贵,普遍在10500-15000英镑之间。虽然此类课程奖学金发放比例较多,但由于英国是教育产业化*,奖学金并不丰富,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在申请时*做好无奖的准备。生活费(刚性需求)英国分为英格兰,苏格拉和威尔士,不同地区物价有所差别,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等所谓的“一线城市”物价普遍偏高,生活费每个月要接近1,500磅,非“一线城市”物价相对较低大概接近1,100磅。英国留学一年花费三十万和五十万的区别:为什么有些人一年花费三十万,有些人一年花费50万甚至更多呢?这区别究竟在哪里?可能有不少人在出国前听说三十万管够,在这里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奖学金和打工的话30万只能够基本生活。一年的研究生花费在35-40万上下(威尔士布里斯托的消费水平)。分析了消费情况,日常开销,女生碰到化妆品打折也会控住不住手。平时上学要努力做功课,导致并不能每天都可以自己做饭,下馆子平均一次接近十磅。一年还要出去旅游多次,去不同*价钱还不同,去非洲看动物迁徙需要至少3千英镑。不过这次没有把旅游的钱算到英国留学的开销里,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算整年开销,会把出国游玩的钱计算进去。如何控制一年的开销在三十万呢?首先,最能节省的就是住宿的开销,大家可以再拿到offer之后利用更多的时间研究,究竟如何住宿才是最省钱的。其次,大家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打打工,英国的人工成本还是很高的。所以,一年三十万到底能不能满足日常开销,按照最近学生的回复,在2021年30万一年是不够的。再次,努力学习,申请奖学金。英国奖学金还是很丰厚的,成绩优秀的话还可以拿到全奖。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不想过的太拮据利用更多时间去打工的话,大家*准备至少40万,才能更好的把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上。如果你是个勤奋节省的孩子,同时身边的打工机会又挺多,学业之余可以做个兼职打个零工,半工半读也是很OK的,最起码生活费可以解决一些,这样的话,30万的准备金完全是可以的。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大家。
6.英国留学,硕士留学需要多少费用呢?去澳大利亚读硕士,需要提供充分的材料,符合了条件,才能申请成功,另外就是费用方面以及个人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准备了。下面是澳大利亚读硕士需要准备的材料“ 1、填写学校提供的入学申请表。 2、提供你已获得的学历证书、毕业证书、学习成绩单。如果你是在校学生,请提供你所读的课程及年级证明。 3、从签证角度出发,就读中学的学生无须出示英语水平证明,就读其它课程的学生均需要出示IELTS 分以上的英语水平证明。 4、申请澳洲留学读研课程的学生如有工作经验,则需提供有关工作经历的证明。每所学校所要求的材料会略有不同,请你直接与学校联系。 完成大使馆规定的其它评审程序,如进行体格检查、递交护照等事宜。取得赴澳签证后,安排赴澳的有关旅行事宜。 澳大利亚硕士费用: 根据所申请的院校和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大部分的专业澳大利亚硕士费用在2-3万澳元左右,澳洲的八大名校较高的在3-4万澳元左右,而且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生活费用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选择的院校、专业和地区准备好费用。
7.英国硕士真的特别水吗?特别水。1. 学校排名虚高,排在QS前100的学校有18所,同等排名下却不比国内学校有竞争力!2. 门槛低,申请简单,不用考试就能上,双非一本二本甚至三本竟然也能上QS排名前100的名校?3. 学制短,一年课程就学完了,哪有国内三年时间学的东西多!!是,这些都是实话,但是!!*点:学校排名高,是因为人家学校有硬件有师资有资源,以排在77名的格拉斯哥*来讲,诺贝尔奖得主7个,建校四五百年,现代经济学奠基人、现代医学奠基人各种奠基人都在这里教过书,能不牛批吗?不然你以为排名就是随便排排吗?另外,我是比不过清北复交,但是我也没打算和C9和强势985争,只要能和弱985和弱211竞争,我就能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获得很大的优势啊。生活又不是知乎,遍地都是985。第二点:门槛低,申请简单。不知道是谁给的错觉,怎么就简单了?是不是从小到大考试考了十几年,就觉得不用考试就能去上就是简单?双非一本二本三本也能上名校,这个名校就水,国内每年也有二本三本还有大专通过努力逆袭上清北的,怎么没人说清北水?往年双非二本上名校的学生,他们的背景都是这样的:1、【曼彻斯特*商科offer】:双非二本,均分85,雅思,四大会计事务所一年半工作经验CPA通过四门,ACCA通过9门2、【UCL语言学offer】:双非一本,绩点,雅思7,机构英语老师全职大半年,两段教育类实习,一段500强电商实习,一段支教,一学期海外交流,三年校级奖学金,韩语中级证书。QS50和QS500都是出国留学,但是有可比性吗?考试考得好只是一个好学生,能力上来了才能找到好工作。第三点:一年时间很短没错,但很辛苦啊!课最多的时候,一周N节课,一节课两个小时,每1小时的课大概需要个小时的复习巩固时间,很多课的大作业都是一周一次的,找工作也不能落下,还要时刻喵着国内行情...国内三年时间是很长,学到的东西是很多,但是我本来就是为了就业,我1年就拿到硕士,拿到学历的敲门砖,它不香吗?国内的一年课程+一年项目+一年锻炼,它应该对标的不是一年课程,而是一年课程+两年工作经验啊,我后面的两年又不是凭空消失了,你3年刚毕业,我已经是个小leader了,不香吗?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一年硕水呢?首先,你会发现,国内人的认知普遍是这样的:1.国内难考上=不水;国外容易进=水我们认为的名校(qs100吧)应该有的样子是,难!灰常难!一年*只能进2个,然后有人进去了,哇靠,这人牛逼了!这种情况,无论他实际能力是不是和这个学校的排名匹配,都自带名校光环,自带优越感,也享受了我们一般人得不到的社会资源!国内清北就具备这种功效。包括我也一样,相亲看到清华小哥哥,我也满眼都是小星星啊!不由得觉得他都帅了不少呢!但是如果有三本的进去了,还不是1个,我擦,这破学校,什么人都招,拉低老娘的身份。这波不看具体情况,就说整个学校都水的,emmm,就和前阵子hk折腾,普通人是因为民主、自由嘛?并不是,是因为优越感没了。首先,如果单纯按照进入的难度,就判断这个人,甚至这个学校水不水,那我们也来看看国内清北招国际生的门槛,好歹国外*收钱补贴本土人才,我们呢?还要给着高额奖学金,优越的住宿条件,低的快到地下三层的门槛,去招国际生。如果这样,外国人眼里,估计清北和挖掘机技校一个档次吧(笑哭)其次,难和不难,也看招生人数。国外一个专业多的招快200人,而且相关专业10几个,需求量很大啊!如果哪天英国的像国内一个专业招俩人,那估计立马不水了~再者,3本咋了??这只能证明高中时代太蠢,没努力,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努力。但高考不能定死一生吧?不代表再没有变优秀的权利了啊!!本科985了,我很佩服,你高中时代比我努力,分数比我高。但是分数高,不能全全代表“优秀”这个词。这点,我欣赏国外的招生制度,秉持挑选真正的“人才”的理念的,而人才,不是分数高就是了(虽然现在留学逐步产业化,这点慢慢减弱了)。2. 有科研=不水,无科研=水;时间长=不水,时间短=水。其实国外的硕士其实分的挺清的,授课型硕士(Master)是就业为导向的,你要选择这个,那就是默认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来读书的。如果你想为科研事业献身,那出门左拐,申研究型硕士(MPhil)。这个才对学术成果有要求。如果你足够牛批,跳过硕士直接读博士也是阔以的!国内的硕士我就有点看不懂了。说它是就业的,但是即不教你清晰职业规划,也不教你职业技能。从教学模式来看,更像是博士的前奏,低配版的博士。从讨论的授课型硕士来讲,科研不在讨论范畴内。如果你是为了就业去读书的,那我倒是觉得,1年不错,时间成本极低。毫无疑问,3年是会比1年学的多,但是对于就业来讲,在学校多待2年,真的不如直接去工作岗位磨练2年来的有用。如果你是真想整学术,那授课型对你来讲,是水,那你去申研究型,这个才是你的目标。如果你本来就是就业的,那还嫌弃个啥子没科研,1年太短???3. 国内硕士=不水,国外硕士=水国内的毕业生,差距不会太大,优秀是有很优秀的,但是差的也差不到哪里去。但国外的留学生,妈耶,好的真是好,差的也真是tmd的差到你无法想象。我之前招聘,也招过留学生,哎呀妈呀,菜到闪瞎眼!你这一年是去观光了???能力和学历并不匹配,姿态还高的不得了,简单的不想做,难的做不了。行,那公司那么多培训资料,你学。咦?不学就算,还理直气壮摆出一种:爷就是不会做,也不想学,你这工作太low,配不上我这个学历!这种留学生,你简直想一脚踹飞他!他可能觉得自己只配做总裁的工作吧!但好的也是真的优秀,我之前的助理小妹妹,拿了牛津的con,*gpa差点,没能去,去港大了。那积极性,边工作,边考证,工作还做的漂亮,一个任务给你好几个解决方案,虽然稚嫩了一点,但是不断主动认真学。这种小朋友,你会很乐意教她!你说这玩意,是学校水?同厂制造,这差别~~~留学生有话说了,我本人就是留学生,明明就很水啊!OK,你觉得没优势的原因:1. 闲。人家学校用“英式思维”培养学生,但我们却用“中式心态”去学习。去留过学的学生都知道,只要你不找教授,他是绝对不会管你的,你在ddl之前把作业交上就万事大吉,他们觉得,你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不应该干涉,你自己来安排,完了,习惯被安排的我们傻眼了。我*次上课前一周,老师发了一堆几百页的PDF,看了几眼实在看不下去,就扔一边了。上课的时候PPT基本都是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带过,别说听懂了,连大家为什么笑都搞不清楚,全程一脸懵逼的我还天真的买了一个很好看的笔记本准备记笔记。以为PDF就是个参考资料而已,但是呢,人家老师默认,你来上课,就是把基本理论都搞懂了,那来吧,我们来聊聊你的观点和疑惑!我:???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一懵就懵一年,整天旅旅游发发朋友圈,想着明天去哪里玩,出国总不能白出啊!不是我说,就这种学习状态,别说一年,你读十年都不行!2. 懒。前面我说过,英国*有硬件有师资有资源,但大多数同学除了住了个好点的宿舍,图书馆实验室跟他们都没关系,甚至连学校有job office,提供面试辅导,帮改简历这种服务都不知道,Excuse me??上学的时候不努力,去的地方挺多,美其名曰“眼界”上去了,其实能力一点也没上去。后面毕业了,回国上班,没拼劲,还四处抱怨海归没优势。没优势是连机会都没有!!拿到了这个机会你不知道珍惜,怪谁?一年前你出国留学时的简历是这封,一年过去了,除了多个名校硕士的教育经历,啥也没有,你还想要啥优势?名企的HR又不瞎!自己不行的,悄悄装着,千万别炫耀自己哪哪名校毕业的,名校:这个锅我不背!!是自己的水,才让别人觉得学校也水!!3. 贪。大多数留学生回来都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老牛批了,实际一点经验都没,还妄想舒舒服服凭借一个前100的学历,高薪offer就向自己砸过来,醒醒吧孩子!!(虽然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老娘可是世界前30毕业哎!然后被现实狠狠抽了两个耳光之后:“对不起我错了。“)绝大多数留学生一回来就盯着北上广深,还是高薪岗位,拜托,北上广深能有多少高薪岗位?有学历的(清北复交,美国TOP20,英国G5)、有工作经验的、有关系有钱的都往这挤。你一世界60-100,啥经验也没有,还想跟清北复交的人争,想啥呢?期待值太高,后面争不过就开始:留学生真没啥优势。留学生≠高薪,留学生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是机会。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机会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我刚开始招聘的时候并不很看重学历,我认真的看每一份简历,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我一直觉得学历只是你人生中某个求学阶段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我身边三本毕业创业成功年薪百万的也大有人在,难道他们不优秀吗?但是时间长了,招聘的人越来越多,简历越来越多,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哪里还有时间对每一份简历都做阅读理解呢?我也会开始通过学校直接pass掉一部分人。原因很简单,名校毕业的学生,他本身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优点的,名校又不瞎,学校已经替我们筛选过一次了。其次,名校生接触到的老师、同学、资源、圈层都远远高于普通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出优秀的人的概率更高。而我一次才招十几个人,就已经不想浪费时间在概率更低的人里去抠优秀的人,更何况名企呢?他们要看的简历比我多几百几千倍,能用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更少,明白了吗?你留学回来,学校的档次已经提高了,你已经拥有了这个机会,而且国内需要花三年你只花了一年,它已经值了!但是如果你自身平庸,申请的学校一般,学习一般,能力一般,回国当然没什么竞争力,答应我就别怪学校了好吗?那怎样才能做到不水?才能镀金成功?1. 准备去留学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自己的背景能去到什么学校?这份经历是否对自己有价值?如果是非名校,它对自己以后就业究竟有多大价值?在国内就做好打算。考虑清楚以后,开始提升背景,刷刷自己的GPA,考一个更高的雅思,多做几份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尽自己所能申到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学校。2. 已经去留学的:师资、软硬件设施、校友资源,利用起来,我们这趟国不能百出,钱也不能白花啊!如果我们此时对未来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把所在*的语言和文化学好(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你所学的专业更重要);二,多认识外国人,锻炼自己的语言;三,努力学好专业课;四、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为以后求职做好准备。只要你肯跳出自己的圈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坚持学习,出国留学对你一生的影响将会是十分巨大的。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架,一个传统里,比如一年制=学的少,不用考试=简单,二本三本也能上的学校=水。*,你会发现,说水的,不是没出国留过学的就是出国留学后打酱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