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语言只是表述法律的工具。法律的原则有限,但表述的方法无穷。因此,如何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的实质。接下来小编告诉你怎么学习法律英语。
[图片0]
一、英语的难易与法律的难易
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发现关于刑法的书,读得比较通畅,语言障碍也少;而财产法却艰涩、难懂,念起来非常吃力。而本国学生就没有这样难易差距的感受。我想原因在于,西方的刑法理论,与中国相似;我在大学期间,刑法又学得很好。由于对法律本身熟悉,所以,觉得刑法英语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反,澳大利亚的财产法是继承英国的传统,诸如财产权的相对性、衡平法产权等等理论,在国内,从未接触过。由于对法律原则的陌生,导致阅读的吃力。所以,英语本身无难易,难易取决于法律本身。对法律原则的理解越深、越透,表述法律的英语,就越简单、易解。
二、英语的不通源于法律的不通
在国内做律师时,翻译过很多英文合同,经常会涉及到某某条款是"condition"或"warranty",当时就直译为"条件"或"保证",仅知道"条件"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保证"是非重要条款,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学了普通法才理解,这种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违约后的法律后果不同:违反condition,守约方有权终止合同,同时要求损害赔偿;但违反warranty,守约方虽然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但必须继续履行合同,否则,也是违约。Condition 和 Warranty 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词汇了,但在法律语境里,却有着特定的含义。因此,不了解法律,便不能掌握法律英语。
三、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法律英语
中国法律理论与普通法有很大不同,加之中国的法律又不健全,因此,多数英文的法律名词和术语,都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与此相对应的确切的词汇。如"unjust enrichment"可直译为"不当得利",但其法律含义却比《民法通则》中的"不当得利"宽泛得多,不但包含了《民法通则》中的92条"不当得利"、93条"无因管理"的情况,而且还有违反信托义务(fiduciary duty)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取得的利益。另外,agreement和contract,可以翻译为"协议"和"合同",在中国法律中,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根据普通法规定,有要约和承诺,便是一个agreement,而agreement只有在采取书面形式(deed)或有对价(consideration)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contract,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英文。不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四、遵循法律的学习规律,学习法律英语
与任何学问和手艺一样,法律有其自身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英美法学院均设有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学生必须先行完成核心课程,才可以修其他法律部类。中国法律英语的学习者,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这一规律,按部就班地学习法律,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自修。我个人认为,"开卷有益"不适合法律英语的学习。只有当掌握了法律基础之后,才是开卷有益,否则,只能造成理解上的艰难和混乱。
五、听说读写译
以前的应试教育,强调读和写,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现在各种考试都加了听力单元,以弥补以前的不足。我也曾用一年半的时间,专门练习听力。国内甚至有人建议,一字一句地听写美国之音。其实,语言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功夫,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念佛、参禅、学密,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门深入,便可直趋菩提。英语也是一样。听说读写译,一门通了,其他四门皆通。因此,哪一门你更喜欢、对于你更方便学习,就练哪一门。完全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
六、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
语言的水平与重复的数量成正比。想想一个中文字或词,我们每天要听、说、读、想多少遍,而一个英文单词,我们曾使用过多少次。这中间的差距,就是母语与外语的区别。同理,除两千左右基本词汇之外,每一种专业英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词汇群落。将这些特定的词汇,重复的遍数越多,就越熟悉,使用起来也越得心应手。同样,在相同的时间里,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特定词汇的重复几率就相对少了,熟练程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学语言一定要专,不要杂。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职业分工愈来愈细。要学法律英语,就一门心思地学,非法律英语不学,读书是它,上网是它,写作是它,念兹在兹,必定成就。反之,没有专业定向,泛泛而学,除了能和老外聊聊天外,没有太大的用处。
七、总结
法律英语很难学,难在对英语法律本身的陌生。因此,想学好法律英语,就必须蹋下心来,不赶时髦,不求热门,把法律的基础打好。一位英国大法官曾经说过,学法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所需要的就是常识和干净的指甲(Nothing but common sense, and relatively clean finger nails)。
2如何学好英语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
有的同学说:“我一看到英语就头疼,怎么能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还有的同学说:“英语单词我今天记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没治了。”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初学英语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树立必胜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丧失了上进的动力,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你就会感到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但是,只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开始时多参加一些英语方面的活动,比如 ,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欲望。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
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一、“心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二、“手到”。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三、“耳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见听懂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眼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五、“口到”。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
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声朗读;课堂上要勇跃回答老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滚爪烂熟。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3怎样正确高效的学英语
英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和恐惧,有的孩子一提到学习英语就会挠头,烦恼背单词,背语法等等。这些都是最最基础的内容,只不过方法不对,反而让孩子们觉得是负担,头疼的事。
想想我们幼儿时,吱呀学语,一个字或词,不知道要重复几十遍才慢慢掌握,今天学会一个,明天又学会一个,到了2~3岁就可以说出很多的词语和句子。那时,我们也没有挠头烦恼去背字词去硬生生的记住,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脚下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好了,下面说说怎么高效的学习英语。
[图片1]
第一,听歌曲。音乐最能让人陶醉在动听的世界,能深层次的调动感情细胞来融合,体会音乐中的喜怒哀乐。人只有在感情中的记忆是最深刻难忘的,也许会融入自己的心灵中相随。在早晨,中午,晚上,公交,地铁,旅游,散步时都可以听着喜欢的英文歌曲,来让自己放松精神,不要刻意去记忆歌曲中的单词,只要做到--听,即可。
第二,看大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部好的大片,能让人心灵震撼感动。经典的影片都贯穿着精品的情节和人物感情,在欣赏影视大片的过程中,心灵也会感受不同的洗礼。影视大片类型最好是英语或美语带中文字幕的,便于高效吸收,尤其是经典的片场和台词,都会让人看完后模仿的声情并茂。
第三,看新闻。观看时事新闻能及时的了解当前社会热点事件,还能零星的记住新闻中出现的有意思或者有兴趣的人或物,如果出现,基本是过目不忘的奇效!
第四,故事典籍。在故事典籍中,不仅增长知识阅历,夯实文学底蕴,而且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语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知不觉中掌握!
这四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使用。当然,不要影响正常的学校课程,毕竟现在国家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期待教育的革新啊!
4如何轻松简单学习英语
1. 今日一词
马上着手学习和面对学习新语言的大量词汇要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真的让人感到不知所措。有时候,即使你确实学到了新单词,你很快就会忘记它们,因为你在语境中听得还不够多。
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每天使用新词汇来记忆它们。成年人平均要150次才学会合理地使用一个新词,一天学一个或几个新词可以帮助你积累词汇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一是把你想学的单词做成单词列表,并指定一个单词为“今日一词”。另一种是你可以等候出现在谈话里的新单词,然后试着用上几次新单词。
2. 尽可能多地讲这种语言(特别是与母语人士)
不用说,学习如何说一门语言的最好方式是说这门语言。阅读和学习语法只会让你远离语言的实质。
除此之外,你还很容易陷进“不够好”的心理模式,有了这种心理之后你就不会开口说,因为你认为自己讲得不够好。于是你的口语就得不到提升。
所以努力与你所学英语的母语人士交流。与本土西班牙人聊5分钟对话,比起和那些来自英语国家在大学里学了两年的西班牙语的人交流,你学到的会更多。试着把80%的时间花在和比你讲得好的人交谈。
3. 听外语之声或看外语电视,即使是作为背景音也好。
正确地学习讲外语,其中一部分是学习语调和单词的节拍。例如在法语里,你不能和学习英语一样,把重点放在句子里的不同单词上来改变你的意思。而且初级学习者和本土母语人士很容易区分开来,因为有些人的法语是英语形式的。 补救的办法是尽可能地多听。 试着听话语的速度,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是如何发音的,又有哪些不同的语调。当说话人兴奋、或愤怒、或是指责时,语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即使是听当作背景音的语言,也会帮助你感知到语言的特点。
4. 在单语词典里查找你不认识的词
对于一门外语,找出单词意义可能是件棘手的事,因为直接和准确的翻译并不总是存在。用直观物体对应这个词,如牛奶或书桌,可能简单明了,但翻译概念是难上加难。
通过在单语词典里查找单词,你能保证你选择的单词或短语实际上表达了你想的意思。
5. 当你犯了错误时,试着立即纠正自己。
Lifehack上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如果你打错了一个字,在重打之前你应该删除整个词,这样下次你才正确。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是同样道理。 如果你说错了,逮住你的错误,立即纠正自己的错误,把这个句子正确地再说一遍。它将帮助你的大脑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将语法规则扎根在你的脑海里。
6. 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写下你学习到的新单词
如果你处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开始阶段,这个过程可能很有压力,因为你总是在学习新单词。但是一旦你达到了中级或高级水平,学习过程将会减慢。刚开始,你很容易就有进步,因为你在学习简单的动词时态以及每天使用到的超级有用的一系列词汇,像“你好”、“你好吗?”、“请问,我可以借支钢笔吗?”——当你过了这个阶段,学习突然间变得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