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应用于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也可以应用于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事后的员工绩教评价。通过对我国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工作能力等进行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进行有效地确认和计量.并实施恰当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价值.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图片0]
(1)风险管理。我国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分析短期的战术性问题。而战略管理会计因为主要研究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将时时刻刻考虑风险问题。它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恬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2)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评价依据大多来自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我国传统管理会计重结果不重过程.因而难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战略管理会计能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企业实施的战略有机地结合,充分提高绩效评价的效果。
2企业预算管理探析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内容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预算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第二,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第三,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第四,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正是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它才能在大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3论管理会计基础的作业化
(一)传统管理会计基础的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包括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CVP分析、预算(含弹性预算)以及短期经营决策采用的贡献毛益分析法、责任会计和标准成本制度对于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与考核等基本上建立在产品品种和产品数量(产量或销售量)是惟一的成本动因这个假定及按这个假定将成本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管理会计称为产品基础管理会计。其特点是:
1、以产品为核心。直接以产品品种为对象核算、预测、规划、控制成本。
2、以产量(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是与产量高度相关的指标,因而它们也是反映产量的指标)或销售量是惟一的成本动因假定为前提。成本习性分析、间接成本的分配、CVP分析、弹性成本预算等均直接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上述特点,使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未能揭示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因而不利于从成本动因入手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传统管理会计假定产品数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动因,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实际上,成本动因是多种多样的,产品数量仅仅影响部分成本而已。
2、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成本信息。由于产品数量不能完全决定实际成本发生多少,因而传统管理会计按产品产量指标(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配间接生产成本进入各产品成本之中以及仅根据产品数量的变化预测财务成本,必然造成财务成本信息的虚假,从而可能误导企业经营决策。
(二)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
作业(activity,又译为“活动”)即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作业有三个基本特征:
1、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即作业是一个有资源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实实在在的过程;
2、作业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构成包容企业内部和连接企业外部的作业链;
3、作业是可量化的基准。
4企业战略管理新趋势
1.企业战略管理中先进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因素越来越多,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迫使企业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战略管理。各类数学分析模型,统计调查方法,电子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等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被企业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这也给企业的组织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以直线式信息传递为基础的金字塔或矩阵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正在向以网络化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扁平型\松散型的弹性组织结构转化。
2.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国际化倾向。随着战后国际资本的扩张和跨国公司的膨胀,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互相渗透的现象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地拓展海外业务。这样,国际化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向海外发展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3.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专业化倾向。由于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了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的专业人员或专门化的战略规划部门,协助企业家进行战略管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家充当参谋的角色,调查研究,分析趋势,制定方案,供企业家选择和决策。由于战略问题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演化而日趋复杂,这种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智慧作用也正变得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