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走艺术方面的留学,下文浙江工业设计留学哪国好是相关知识讲解。
1.厦门理工*,南京林业*,三明*、浙江工业*哪一所好??选择哪个学校,看考生想学什么专业。南京林业*的农林类专业相对更为突出;厦门理工*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对不错;三明*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等专业较为突出,而浙江工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安全工程都很不错,尤其是工业催化方面。综合看,浙江工业*的综合实力更突出一点。浙江工业*”,是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的浙江首批省属重点* ,*“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 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成员,**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111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该校始建于1953年,1993年12月由浙江工*更名为浙江工业*。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截至目前,浙江工业*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亩,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浙江工业*德清校区项目规划占地约1000亩,于2021年上半年开工,2021年秋季开学,2021年将基本完成基础施工。 [4-5] 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1028万余册,中外期刊37174种。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048人,其中专任教师2118人,全日制本科学生19159人;在读各类研究生9663人(博士研究生78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2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63人);成人教育学生15600余人;留学生1706人。
2.浙江工业*怎么样??机电专业不错,还有建筑工程等~浙江工业*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始建于1953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杭州化工学校、乌溪江化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浙江工*和浙江工业*等发展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文、理、法、经济、医药、管理、教育等兼容的综合性省属重点*,拥有*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位和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二十一个*两个部:即化学工程与材料*、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经贸管理*、建筑工程*、生物与环境工程*、职业技术教育*、人文*、药*、理*、法*、外国语*、艺术*、健行*、政治与公共管理*、之江*、成人教育*、国际*、职业技术*、软件*、软件职业技术*、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共享*科*和*工程院院士4名。学校现有博士点5个、硕士点38个,本科专业49个。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图书馆面积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229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始终把主动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办学宗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向建成国内*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的发展目标迈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实现两个转变,即在办学结构上从单一的工科门类向综合性高校转变,目前学校设有理、工、文、法、经济、教育、管理、医药等八个专业门类;在办学内涵上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现拥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业催化等2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5个工程科学开发研究中心,6个工程教学中心。先后有2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发明奖和科研成果奖,其*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9项,获准专利23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到款数平均以每年近3000万元的速度稳步增长,2004年度经费到款数达亿元。学校在抓工程开发的同时还注重学术研究,2003年被国际上SCI、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89篇、66篇、56篇,国内排名分别为第65、53和49位。 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核心,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获得*大奖。2004年学生申请专利13件,授权专利8件;获第29届ACM亚洲预赛北京赛区银奖,名列*高校第八位,获得“CCTV”**生英语演讲竞赛浙江省决赛一等奖1项,在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6项;2004年有 1名学生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第六届**生武术锦标赛中,还获得5个单项冠军、4个单项亚军和团体亚军。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第三批*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强而普遍受社会欢迎,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为*特别是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2004年邀请有“欧元之父“称誉的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来校讲学。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15个*、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厂、化工设备厂被确定为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化工部建设司定点产品生产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优化、调整发展投入,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按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建立满足办学需要的市场化、社会化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3.浙江工业*考研呵呵,让我给你讲个很现实故事吧,虽然和你的答案不是很直接相关,但对你有帮助的! *的工业设计算是刚刚起步,很多本来可以让你大发财的知识产权,现在只能让你小吃一顿,因为现在的*工业设计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保护,目前的状况很不乐观。在外国,如果你说你是个工业设计的设计师,那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是在*,你说你是一个设计师,但可以说是一个很丢人的事。话不多说,等你工作了就知道此话的现实性和残酷性。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肯定不搞工业设计,除非是2050年以后,我才考虑。 我刚刚毕业一年,现在的收入为6500。算是比较好点了,可是我身边的人还有同绝大多还都是3000,甚至1800的。有不少人都干3年5年了现在还是一个月3000。根本就不敢谈情说爱,更不用说要结婚了,自己都养不起。这个行业也怪,了,只在一些特别发达的大城市才有搞工业设计的公司,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去发达城市工作,也就意味着你要生活在那里,那注定是高消费的地方,设计又是你的一辈子的事业,这一来,你就很必要在你在工作的大城市买房子,凭2000---5000的收入(而且是玩了命的工作才能换来的这个数目)要买个房子,100平米90万,至少也要29年甚至35年的时间才能买得起,到时候你刚刚买得起房子的你都已经年过50了,所有的钱都花在房子上,自己和家人包括父母老婆小孩一直都无奈的省了又省。你更别说买车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的买得起来的事。 搞工业设计,绝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是早上8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12点才下班。我的朋友(在别的公司,一般都是半夜2点半3点4 点,也有不少次的通宵的,次日照常上班。连睡觉前洗澡的时间都没有,老板各个都是不把设计师当人看,女的当男用,男的当畜生使。别的行业包括农民工,都是早早就5点半就下班了,可我们还在加班,到了晚上11点各个都睡觉了,可我们依然加班,到了半夜,人家有的都睡醒了,可我们,还是一直在加班-----超级残酷! 在待遇上,我见过搞工业设计好点的就是在一些大牌企业做设计总监之类的,一个月15000左右,但是这可是%的比例啊。如果你感觉你在工业设计上,很有天赋,而且是属于那种超级有天赋的,那你可以搞一下,过个小日子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想有车有房,那你必须得“自杀性”的努力工作,就有希望。如果你只是因为工作而工作,就搞起了工业设计,那我就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会连话费都交不起。 此外,我还见过有的人考研,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理想,有可能是想人们所说的那样---逃避就业的残酷。但不管是那种,考研都是没什么必要的,至少工业设计这东西,最重要的是工业经验,要的是你能不能参加工作,而不是你有多高的学历。经验才是硬道理,大家可能也见到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在学历上只是简单要求,但是在待遇上一直在强调有几年几年的工作经验优先什么的。我公司在国内算是排上前3名的水平了,这么好的公司,有N多研究生和留学生来面试,我们都不要,因为研究生留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学历高但没经验,给他一个月2000的试用,他接受不了,刚刚毕业什么都不会,开口就要待遇一个月5000,呵呵,很天真的小孩!!所以,我们一般都只要本科就够了,有能力突出的,中专职高的我们也要。待遇从优!!一切都看工作能力为标准。管你什么学历,管你什么学校毕业。管你长得什么样。统统是看实际工作能力。 所以,希望想搞工业设计的朋友,好好想想,别毁了自己,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兄弟啊,路,要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