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都学不好英语,英语中最难的还是英语口语水平,很多了掌握了很多词汇语法,可是就是开不了口讲英语,所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成了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心头之痛。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英语口语没过关怎么办。
一、保持平常心态
尽量放松自己,自然面对考官及同组考生。考试时保持神态自若和眼神的直接接触通常被视作是具有良好交流能力和自信的重要标志。如果你的心理始终不能释然,不妨做一下深呼吸,如果你与考官或同组考生进行眼神接触时会产生紧张感,那你不妨在回答问题时看着对方的鼻子。这样从第三者的观察角度来看,与眼神交流的效果无大差别。
二、抓住时机,熟悉自己考试小组中其他成员的语音和表达习惯
当考务人员宣布完随机组编的考试小组后,考生应抓紧时间与考试小组的成员进行会话练习,以便熟悉对方的发音特点和表达习惯,为口试的顺利合作打下基矗
三、与考官打招呼和道别
之所以要求考生在考试结束后与考官以恰当的形式道别是因为“道别”就像是为考试画了个句号。
四、保持良好的仪态和坐姿
考生应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如坐直身体,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或桌面上。
五、把握谈话的内容分寸
把握谈话内容分寸指的是在不改变考试所限定的话题的前提下,把握谈话内容的方向,即尽量把话题的内容限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对某个话题不甚了解,最好不要涉及。坚持“不懂的、无话可说的内容不谈,词汇不丰富的内容不涉及”等原则。总之,尽可能地扬长避短。
六、注意表达时语用、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考生在口头表述时应尽可能做到语用准确,保证词汇的丰富性和语法结构的“较为复杂”,使整个语言的表达显得“丰富多彩”。
七、争取主动,先入为主
谁先发言谁就能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并能争取主动,控制问题讨论的局面,扬自己所长,避自己之短,从而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要注意,在小组自由讨论时,一定要保证谈话双方间的communication。切不可只顾谈论自己的观点,而不顾对方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2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笨”方法
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
一是听录音。
[图片0]
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
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二是抄句型。
我学3L时(look, listen and learn),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
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
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
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踏实自学,随时反省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
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
3学不好英语口语的原因
第一、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而不愿意下真功夫。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光靠技巧就能够获得的。
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学习内容的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才会真正管用。
第二、过分讲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和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只求懂了而已。
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技能则只有靠孰能生巧,要不断地重复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才会应用自如。
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
技能的熟练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坚持14年如一日地学英语,你也一定能把英语学得很棒!
第四、不重视听力训练。
语言是有声的,我们对语言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外语,而且自己也无法很流利地讲外语!
第五、只学而不“用”,完全是以“学”的态度来学外语。
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学习的果。“用”不只是有意识的用,很多时候是要无意识的“用”。比如在吃饭,洗碗,聊天,上网,洗脸,洗脚,洗衣服,做家务事的时候,可以把录音机和电视打开听英语;比如看电影,看新闻,看小说也要看英文的;比如电脑上可装英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比如上网用英文聊天,等等。
宗旨,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一个外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使自己听顺耳,看顺眼,读顺口,写顺手(“四顺 ”)就像练气功一样达到“顺”的境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已经懂了许多,而且会感觉学外语其实不难,如果只是“精读死教材",
你会发现学外语很难,很枯燥,进步很慢,学了十几年仍然不会听,不会说,不会读,不会写(“四不会”)。
4怎样练好英语口语
注重语法,发音准确。
要想把英语口语练习好,首先从基础的英语语法上要引起重视,认真学习语法,通过语法,练习发音,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发音准确的好习惯,发音准确,口语连贯起来才会自然而好听。
勤奋的练习。
每天都要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这个要坚持下去,要形成良好的循环,从每个单词到每个句子,再到一篇文章,一点一点的用标准的发音来要求自己,只有给自己定的标准高,加上勤奋的练习,那么英语口语水平必定提高。
平时多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
可以成立一个英语口语小组,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期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讨论,及时解决,有外国朋友的话,那就更好不过啦,可以通过与外国朋友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利用mp3或者收音机听英语。
现在我们一般都有MP3或者收音机等一些电子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下载一些英语发音资料,通过多听一些外国人的发音,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试试哦。
多看一些中英互译的影视。
现在学习英语口语渠道是非常的多的,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中英互译的影视,我们不妨多看一些,这样可以学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英语表达,还可以学习到用感情表达出英语口语的发音。
像疯子一样的大声读出来。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一个英语名师去学校培训,疯子般的声音响彻观众台,这就是疯狂英语,需要有一股疯子般的精神,勇敢大声的读出来,坚持下去,英语口语的水平必定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