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关于会计差错调整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方法的分类
汇总各种法律规范的规定,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更正的技术方法,二是是否追溯的方法。
(1)更正会计差错的技术方法
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注销法、蓝字反方向更正法(蓝字更正法)、红蓝字更正法(综合调整法)等。
(2)是否追溯的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错发生的当期或尽可能的早期,分为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视同当期差错一样更正。
根据不同的差错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法
为了正确使用差错更正方法,应先弄清差错的类型,然后对号入座。差错可按以下三个标准分类:
1.是差错的发现时间,可以分为当期即报告期内发现的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即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
2.是差错的所属期间,可以分为属于当期的差错和属于前期的差错;
3.是重要性,可以分为重要的会计差错和非重要的会计差错。
[图片0]
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则:
1.会计差错更正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规范
2.会计差错更正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
3.会计差错更正必须具有针对性
会计差错更正首先要认真识别错在哪个会计核算环节,错在哪项会计认定,是哪类差错;将差错识别归类后,就应及时针对不同的差错类别,选用不同的更正方法。
2会计进行调账方法
追溯调整法:
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第一,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
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
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
(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红字更正:
又叫红笔订正、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帐的方法。
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3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它是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①成本性态分析法: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它联系成本与产量增减关系的动态进行差量分析,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中一项基础性的内容。
②本量利分析法:将成本、产量、利润这几个方面变动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临界点”,从动态上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消长的规律性的联系。这对帮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根据主、客观条件有预见地采用相应措施实现扭亏增盈,有重要意义。
③边际分析法:增量分析是一种形式,它涉及的增量是指自变量的微量变化。这个微变化所形成函数的精确变化率,就是边际的概念,在数学上用导数表现。边际分析可用来确定生产经营最优化目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化目标——如成本最低、利润最多等,都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最优的边际点(如能使企业成本达到最低的产量、实现利润最多的销售量是多少,等)。
④成本效益分析法:在经营决策中,适应不同的情况形成若干独特的“成本”概念(如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和相应的计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净效益”(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别各有关方案的经济性。这是企业用来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⑤折现的现金流量法:将长期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投资额)及其建成投产后各年能实现的现金流入,按复利法统一换算为用同一时点的数值(现值、终值或年值)来表现,然后进行分析对比,以判别有关方案的经济性,使各方案投资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建立在客观而可比的基础上。
4工业会计做账流程
工业做账流程:
收集单据-->整理单据-->填写凭证-->汇总凭证-->登账-->结账报税流程:上月末发票认证-->本月金税卡抄税-->本月IC卡报税-->本月增值税申报
工业会计分录流程:分录流程编辑
1、 采购原材料: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票据)
2、 生产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
3、 分配工资: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 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5、 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图片1]
6、 平时车间费用:借:制造费用;贷:库存现金
7、 月末结转: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8、 结转完工产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9、 销售商品: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11、 计交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12、结转厂部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
13、 发生借款利息:① 支出;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② 收入;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财务费用
14、 结转各项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15、 结转各项费用: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16、 计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 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18、 结转净利润:① 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② 亏损;借:利润分配;贷:本年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