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就是在四十分钟内获得最高的效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安排
改变课堂内容的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应该改变原有的顺序,结合实际重新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将具有相关联系性的课文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也将讲解、巩固、预习同时进行。在讲解当前课文时,应该将下一节课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和上一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连贯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有效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化整为零的掌握重点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重点知识应进行分散教学,化整为零,使学生自己动手,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趣味性研究学习,从每一个重点知识的细节来学习,从“容易点”着手,之后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归纳,学生做反思,教师学生一起总结的做法来改变传统的的学习方式。比如:课文《长城》和《颐和园》两篇文章就可以将从历史角度重点进行分化对比学习研究;对重点的历史语文基础知识 ,将两件古迹进行对比,分散讲解。
[图片0]
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同时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改变原有的单一预习方式,将课后作业融入课前预习当中去,同时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的情况,变为主动预习下一节课的同时将其完成。这就要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安排,比如,将《少年闰土》和下一节课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可以很好地从主人公、作者等方面进行有效地预习。比如,在预习过程当中,让学生找出上一节课的重点词汇,体会两篇内容的不同之处等等,这种精心设计的预习,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空间的改变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空间,教师应该将舞台转让给学生,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团队性,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习惯,充分发挥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的作用,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心态,使学生给自己增加自信,是有效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
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上下功夫
1.课前精心导入
充分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上课的开始是学生的心从课外要进入还没有进入课堂境界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利用的好就会让学生较快的进入课堂情境。正如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样。如我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通过猜谜语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再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我运用了神州7号飞入太空的画面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导课,设计问题情境都要从两点出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学生生活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实际学生能够接受。
2.课中巧设提问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进入学习的疲劳期,有的学生也会出现走神现象,这个时候我适时帮助学生调整。把学生的困倦的情绪激活,提出的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我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在这其中学生就会自我陶醉,忘记了时间,也克服了疲劳。课堂教学的气氛也真的活了起来,每个学生也都成为了参与的一员。
[图片1]
3.课后反思进步
上完每一节课后,及时反思一下在课堂上让自己闪光的亮点,它将使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也是我今后继续保持的风格;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它将时时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辙;反思一下我应如何去改进,它会使我突破自我、更上一层楼;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否是有效的教学,它会让我少做一些无用功或表明形式;反思一下学生在三维目标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它将时时提醒我要以学生为本。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导思维途径与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有目的地思考,为他们指明思考的方向。如《小猴子下山》一文,前面纷繁复杂地介绍了小猴子在下山的路上得玉米丢玉米,得桃子丢桃子,得西瓜丢西瓜,后面写小猴子两手空空回家了。教师设计了一个目标,明确地提问:“小猴子在下山路上为什么一无所得?”学生就会带着目的认真思考:是因为小猴子见什么丢什么,这些东西一个比一个对小猴子有吸引力,小猴子因为喜新厌旧终究一无所得。
突破学生的重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要障碍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用学生不常见的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如《古诗两首》中的《早发白帝城》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图形结合理解诗意及诗人的感情。学生可以感受诗人李白从白帝城至千里之外江陵的行船速度之快以及诗人感受沿途美景的愉快心情。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容易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某一重点和难点。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教师的课堂用语如导入、讲解、点评、过渡、小结、描述、总结等都要精心设计,使之达到准确、明晰,富于情趣。这些语言的描述能把深奥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把枯燥乏味的东西描述得生动有趣,把学生亲眼看不到的东西描述得形象逼真。如果课堂导语用得好,常常能为课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开端,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祖国的宝岛――台湾吗?你们有没有从电视上看过呢?”同学们都流露出好奇、向往的神情,于是我抓住时机,简介日月潭,接着板书题目《日月潭》,再通过配乐范读课文,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氛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