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 管理人员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 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那么如何做好工程后期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1)施工一步到位,不留尾活。主体施工时弄清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的意图,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并注重程序化的管理。若发现误差应及时处理,不应留到装饰装修时再修补。装饰装修期间应把管(吊)卡四周,箱、盒四周处理妥当,衔接平整、方正。有防水要求的房间一定要处理好,确保坡度合理,排水通畅,蓄水检验48h不渗不漏,消除“三不管”的死角。
(2)拉“清单”按图索骥。项目经理要组织有关人员逐层、逐段、逐房间、逐管、逐箱地进行检查,看有无丢项、漏项,一旦发现丢项、漏项,由技术员绘图制表,标示清楚,发给相关班组,然后由各班组根据轻重缓急或与其他工种相关连的重要性,统筹布置劳力,调配机具或购置材料,制订施工方法,成品保护措施和工期要求。并必须确定专人逐项解决并加强检查验收。收尾施工要多观察,多试用,发现缺陷及时修理更换。
(3)做好电气、管道工程检测试验。做好电气线路和各种管道的交工前检查,进行电气工程的全负荷试验和管道的打压试验。有生产工艺设备的工程项目,要进行设备的单负荷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和有负荷联动试车。
(4)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从思想上切不可轻视工程收尾工作,应选派技术好,责任心强且守纪律的工人承担此任。施工员和质检员对关键部位(例如防水等),要在现场亲自交底,讲明操作规程,并跟踪监督施工,确保一次成优。在修补大面积墙面或地面中的缺陷时应严格要求和精心施工,做到天衣无缝,惟妙惟肖或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图片0]
(5)加强成品保护。电器及卫生器具安装时,应防止污染墙体及顶棚。装饰装修施工时应防止二次污染,不应随意踩踏已完成品,防止二次维修。对已经全部完成的部位或查项后修补完成的部位,要组织清理,保护好成品,防止损坏和丢失。高标准装修的建筑工程,每个房间的装修和设备安装一旦完毕,立即加封,乃至派专人按层段加以看管。
2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管理
1. 组织措施
(1)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该机构一般由总包单位领导牵头设置,如有若干项目是由业主发包的,可联合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共同组成。由于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 如果不善于组织协调 , 势必现场混乱,难以有效控制。协调机构要定期开会,有议有决,严肃认真。各施工单位互创条件,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作战,按时完工。
(2)组织机构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3)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把一个项目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和分 项目标,再把分项目标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目标细致明确,人员分工及时到位 。
(4)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该有一套便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周例会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 。
[图片1]
2.技术措施
(1)编制一份完整、综合、具有可操作性的后期施工倒排计划,这是施工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在计划中要明确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 序,谁主导 ,谁配合 ,工序怎样交叉进行;明确在某个阶段以哪个工种为主,哪个为辅,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2)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①要相互了解有关专业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把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以例会形式相互了解、熟悉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图纸上存在的问题或矛盾。经验告诉我们,图纸不清、图纸变更是影响后期施工的主要因素,必须花时间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
②要有统一的标高、轴线,不能混乱。土建有轴线、标高要求,安装也同样,应由基础、结构施工单位提供,不能随意地定标高,否则累计误差会导致不合格和返工。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设备和仪器的安装,其标高应以建筑为准,结构标高、安装标高应与其一致 。
③在结构上打洞、开槽 ,补埋铁件一定要经过结构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核准。重要部位要报知设计单位,预应力结构上不得开槽、凿孔。
3如何做好工程管理
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各工地之间均存在着差异,但是同时也都有相似之处。差异无非是施工的场地、环境、技术难点等不同,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相同的地方就是科学管理取得最大的利润。
在施工准备阶段向施工人员详细交代工任务、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为完成施工任务及实现施工整体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技术交底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不同班组,甚至不同操作人员甚至不同事物中,基层施工技术员的组织协调控制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基层施工技术员在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中应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用在影响实现施工整体目标最薄弱的环节上去,发现偏离目标的倾向就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合理规划,强化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针对整体工程实际情况要分清关键部位和次要部位。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在各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如何做到优化组合就需要依靠施工技术员进行分配。例如,在隧道灯具安装过程中,人员协调安排要求按技术分工。技术水平低的人员可以安排在打支架的位置,确保灯具支架安装速度。反之,技术水平高懂得接线的人员可以进行灯具安装及接线工作。做到合理配比,人员优化组合从而达到最佳效益。
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管同时还要理。管理人员要理清施工工序,随时能够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问题。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及时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