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关乎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所以尤为重要,作为建设领域中的从业人员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抓重点,抓细节;现在,小编就整理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以及相关信息。
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根据概算估价指标和造价指数等价格信息,合理确定投资规模,要对各种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予以全面的考虑。2、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后,应提倡实行限额指标设计,要按项目投资中的工程成本额进行设计,不能占用预备费(不可预见费等),否则设计就成了超额设计。设计时,要留有余地,考虑到影响工程投资的各种动态因素。
3、项目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按定额认真计算工程量和工料机的消耗量,并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合理的自主定价。造价管理部门、建行、咨询公司等要为建设单位认真审核施工企业的预算报价,及时对设计变更内容编制修改补充预算,进行价格核定和办理签证,把握好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各种动态因素。
[图片0]
4、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项目竣工后,要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注意搜集和整理好结算资料,要认真审核工程量和套价取费。据测算,某地区目前的材料费约占工程造价的65%,其中材料价差(本地材料预算价对比定额材料预算价)约占工程造价的12%。因此,认真确定材料价格和材料价差的调整,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企业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一、建立企业定额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在目前企业定额尚未普遍建立的条件下,为适应现实需要,第一步应在本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的指导和组织下,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数据库,包括综合项目及独立项目的工程量、综合单价和总价等。组织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部门在预算和已完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研究,并做到动态管理,以提高报价的速度和质量;第二步应准确合理做好成本预测,而成本预测是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和企业定额来合理地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最后再根据企业投标策略和企业自身的预期利润,做出最具有竞争的报价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一步挖掘施工技术水平潜力、改进施工组织设计、提高管理水平等,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项目利润。利用反馈机制经过项目最终评价,从而优化企业定额,达到指导、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在工程实施的前期,要结合施工图纸、材料状况、机械设备等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队伍、技术经验、管理水平和相关规范标准等,来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应针对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编制了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往往能缩短工期,提高材料利用效率,控制造价。
[图片1]
三、完善合同文件,执行动态分析
合同管理在造价控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真正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入施工承发包行为导向控制,即通过控制施工承发包商的行为来达到预控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一份好的合同既可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行为,改变施工企业只求效益、重经营轻管理的不良状况,又可以使发包方降低工程造价,增加合理利润,还可以使承包方减少重复耗费的现象。要做好合同控制,首先,要把好合同签订关。由于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因此签订工程合同时,要结合各工程特点,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同时,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次,签订合同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必须完整保存合同、补充合同协议及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原始材料;另一方面,要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
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的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都不同,甚至会相差数倍。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
在工程的成本的控制的时候,最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对于整体工程变更的程序的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度量,支付和改变的管理的秩序,事后的控制变为在事情中的管理控制,突出事前控制以避免设计院出变更,由施工单位实施建设,实施完在报决算的习惯模式。除非有特别的状况,正常的都是要把变更进行审查的,要由建设的管理单位呈报监理的工程师来审核,等到业主同意之后才可以实行。还有工程改变的设计和其出现的费用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呈报的时候要说明变更的解决计划和产生的费用资金,这样可以保证业主对造价有一个实际的了解,避免对于成本控制的失控。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必要的变更一旦发生要及时计算因工程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业主、监理方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