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建设工程档案已经成为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工具。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方法的相关信息。
建设工程三方的职责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档案主要包括在以下工程中发生的资料信息规整、收集: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而作为建设工程主体各方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履行相关的职责。
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工程档案的汇总和报送。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工程承发包合同时,明确编制、移交竣工图等工程档案材料的责任、要求等内容,建设项目有建设单位分包给几个施工单位承担的,各施工单位应负责编制其所承包的工程竣工图,再由建设单位负责汇总整理。
[图片0]
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之前,要先到工程所在地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签订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报送责任书,领取报送文件材料表,并交纳竣工档案整理综合服务费。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应通知档案管派员对其竣工档案进行预验收,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全套文件材料报送城建档案馆,报送的材料符合要求的,城建档案馆收到在15日之内经审核合格后,签发《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合格证》。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预验收意见书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而国家和省级的重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同时通知省级城建档案馆参加。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内容不完整的,应限期补充、完善,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的,建设单位也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工程档案;凡是涉及结构和平面布置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工程竣工档案,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再次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也应办理竣工档案。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档案材料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建筑工程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项目归档率较好的单位能达到80%左右,较差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很多工程项目竣工后没有档案材料,或只有工程主体档案,没有配套工程档案,锅炉房、地下管线、园林绿化等档案材料寥寥无几。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有的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工程档案管理较好。有的单位则不然,工程档案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
[图片1]
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员
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既缺乏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电子化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1.加强管理:建立起共同的工程档案管理程序,应用条码规范和简化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序高效的管理,减少人为地归档和调卷错误,使档案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2.加强培训:提高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选择责任心强,应用计算机熟练,对工程建设和文档管理有一定基础的工作人员担任信息员,并对其培训,监理其工程档案信息共享网络,提高工程建设档案的整体质量。
3加大投入:增加现场取证设备和电子设施,对原有的工程档案文件进行扫描,工程照片编入档案,通过高速扫描、图像压缩与处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库等技术,获取全部档案的电子影像,实施安全的档案备份4、便利利用:客户通过查询档案的电子影像实现对档案的查询。在此过程中,减少客户与档案原件接触的机会,避免档案原件被调阅人私自涂改、污损或撕毁的危险。通过使用图形、条码、海量存储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电脑化、存储光盘化、信息网络化,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业务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