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使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
怎么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
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
[图片0]
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怎样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增加孩子出错的机会:父母的焦虑由于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从而抑制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让孩子因为父母焦虑的影子盘旋在脑海而在做事的时候分心,从而增加了孩子在工作生活中的出错机会。所以说,父母的焦虑实际上会让孩子不平安。
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父母的焦虑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虽然父母不这么认为,但行为效果却是这样),小一点的孩子会变得和父母疏远,从而缺乏安全感,总是爱哭爱任性;大了的孩子会选择远离父母,由于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们,从而让他们在社会中不愿意相信其他人,更加缺乏安全感,变得自闭。
焦虑不要以爱孩子为借口:很多父母说,自己爱孩子才变得焦虑、唠叨、愤怒。其实这些都是借口,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成长,如果焦虑带给孩子的是上面那些问题,那么焦虑就不是爱孩子。做父母的,一方面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要客观地认识到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教会孩子习得不犯错。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要及时更新观念,不是说孩子就是对的,而是时代变了,做父母的不能与时俱进,总是以固有的观念去对待孩子、强制孩子做父母认为对的事;再一方面,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本身就不是能控制情绪的人,怎么能教出能掌控情绪的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呢?
父母怎样避免把不良情绪传给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
如果家长有闹矛盾的情况,一定不要守着孩子当面争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的,要尽量避开孩子才行。在孩子面前,不能张口打骂,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很差的。
多夸奖孩子
当父母有不良情绪时,也要别忘了夸奖孩子几句,以免让孩子感觉父母的可怕。孩子都喜欢被夸奖,喜欢鼓励的话语。所以父母要多传递给孩子正能量,不要把负面情绪传给孩子。
[图片1]
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
当父母回到家里,一旦不高兴,就不会去关注孩子,不跟孩子打招呼,这样孩子会感觉被冷落,心里会产生落差,导致消极情绪出现,孩子慢慢的会变内向的,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沟通。
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
和孩子在一起交流,引导孩子主动解决可以解决的难题。如果是关于孩子朋友学习等等可以主动解决掉的事情,作为家长的要主动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自己沟通,尽可能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让其勇敢的主动解决,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如果有些事情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作为家长的要尽力引导孩子转换思维。许多孩子涉世不深,但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多奇怪而不能实现的想法。此时,作为家长的就要积极引导孩子了。可以通过书本讲解,或者做实验解决。
不要怒斥孩子的沉默。很多家长会询问孩子情绪低迷的原因,但是有很大部分孩子对自己情绪低迷保持沉默,不想与外界打扰。作为家长不要发怒,这样只会导致孩子更加的避讳与父母的心与心的交流。当与孩子交流出现困难时,家长要找到切入点解决。从孩子的兴趣或者朋友都可以。
要善于与孩子的朋友做朋友。与孩子的朋友做朋友时间不容易的事情,家长需要得到自己孩子的更多更新的信息,必须要得到孩子朋友的信任。孩子朋友的信息来源将会祝你一臂之力去了解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