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参加GMAT考试的考生来说,挑对考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如今GMAT考试周期频繁变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gmat考试复习经验的相关内容。
[图片0]
gmat考试复习经验:
GMAT满分复习第一阶段:OG的sc一天20道,强调解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OG的解释。我看了六遍,给二至三个关键字即可反映出题目及考点。看到这种程度很必要,今天考试的时候我的SC就是以看待OG的方式看待的。我问自己:这道题有什么和OG类似的考点?然后排出明显错误,再根据逻辑意思分析剩下的选项。然后“黄金规则”和语法笔记也很有帮助。要注意自己补充。CR部分第一阶段主要反复研读笔记,以及OG的CR部分每天20道题。不要看解释,上论坛看讨论,OG解释也许是因为我的功底不够而看不懂。然后是argument模版的准备,七宗罪要总结完,看前人的模版然后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不断润色。我的模版1400字,35分钟可以打完。准备了前三宗就可以开始写了。
GMAT满分复习第二阶段,3月14-26日,每天2个培训班补充section,OG解释第二遍,错题一定要记在本子上,积极参与讨论。要乱评价别人的意见,多提问。因为如果带着批驳的心态去看别人不对的地方,容易将本来就不扎实的基础引入歧途。要多方汲取,兼听则明。CR:就把绿皮书拿来做,每天20道。在第一阶段的准备中,关于各种逻辑题型应当很清楚了,现在需要的是培养对答案的熟悉性。那既是看到答案就知道它对应哪一类题的哪一个考点。做完之后一定要按着这样的思路分析,别做了就算了。逻辑不搞题海战术,要搞也要搞深入。贪多没有一点意义。关于写作,每天一篇argument,其实七宗罪在逻辑题里也是很好用的。而且考试第一部分就是写作,不达到完全的熟悉,才进入考场时的压迫感会让你手忙脚乱的。
GMAT满分复习第三阶段,3月27到4月15日,SC终于开始大全了,每天五十道一个小时,坚持,大权注释是经典著作,错题要仔细研读。不懂得要讨论。我认为我最强悍的就是SC,而这也是GMAT最与众不同的部分。多花功夫多讨论,总结要记在本子上,没事拿出来翻翻。所谓“不封魔,不成活”,一定要投入。论坛上有很多语法知识点总结,不要独立的看。自己哪里有问题就看哪个部分。上面的讨论多半都是大权力的题目引申出来的,所以大全的练习过程可以暴露很多问题。接着 CR,我是把lsat全部做完了,但我并不认为有多大收获。我做lsat最多错4道,但在作绿皮书还是要错4道,我觉得对GMAT考试来讲收获并不大,这个时候,阅读的经验和技巧应该已经有理论知识铺垫了,把OG拿来一天四篇的作,建议别做记号。要用脑子记住。最后是issue,每天看题库10道题,要准备好例子和观点。每天也写一篇 argument哦!
GMAT满分复习第四阶段,4月16号-4月31日,我是不甚把GWD拿来做了,后来对模考影响巨大。 千万不要太早GWD,难得的一套宝贵资料,keep it intact unless you fully prepared. 建议做第二遍大全,我是做了两遍的。错题和考点都应当注意到了置于CR如果是做lsat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样还没做完呢。但如果没有做的话,就强烈推荐狒狒135,这135道题乍一看没什么,但我认为优点有二:1.做过lsat会发现,这135道和GMAT CR最像了。2.解释是几位斑竹呕心沥血之作,思路清晰,翔实合理。每天一个test。至于rc,做阅读教程,后面会出现阅读,所以做到问题已Q开头的文章就别作了,再次强调。GWD是模考的最好资料,不可亵渎,不可糟蹋。
gmat备考攻略:
阶段一:先把纸质书上的OG题目做一遍。
就把OG书上的SC题目全部做一遍,每次10-20题,不用限制时间做完。如果你是上班族,每天时间不多的话,大概两个星期可以做完。这一阶段,你可能什么都不懂,但不要灰心,大家都一样。
阶段二:补充基础知识
做过题目之后,你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薄弱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补充你不懂的地方。推荐一本SC的资料叫做:曼哈顿语法。仔仔细细看1-2遍,把里面的题目也做了。这个阶段,你可能需要花1-2个星期。
阶段三:回到电子版题目,OG二刷
你应该知道GMAT都是机考,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尽快熟悉电子版的题目。
推荐给你两个网站:1是雷哥GMAT,2是GMAT考满分。这时候再做一遍OG,你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
阶段四:PREP
做完OG之后,开始练习PREP。按照自己的时间和经历来选择,prep的题目,之前我推荐的app里都有。
[图片1]
GMAT考试要注重复习方法:
GMAT考试是绝大多数美、加工商管理学院的入学必需考试,是有志于出国深造MBA的同学首先要攻下的堡垒。从1998年起,该考试已全部改为计算机化(CAT)考试,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语法、逻辑(以上三类合称语文部分),解答题目和数据充分性判断(合称数学部分),以及两篇作文。CAT考试后出题方法,答题技巧和笔试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学员只需在听课后,练习数次上机操作的感觉,就能应付自如。
GMAT考试的阅读要求良好的阅读速度和对一篇文章作总体把握的能力。其文章选材广泛,学术性强,但在本质上文后所出的题目极少涉及真正的学术内容。并且多年来,题目的问法基本未变,掌握固定题型和套路对正确判断选项有很大帮助。除GMAT资料外,GRE、LSAT等考试中的阅读文章也是理想的补充材料。此外,课余时间多浏览英语报刊杂志,如Time Newsweek等,对于提高自己迅速把握文章主旨,练习速读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数学和逻辑部分反复练习非常重要。数学部分中国考生要向高境界冲击。逻辑题要求大家从类型化上着眼,不要拘泥于具体题目的含义,这点和阅读有相似之处。GRE、LSAT的考题也是复习逻辑的极好补充。两篇作文第一篇为立论型,和TWE作文很相似,但要注意推理严密性,结构完整性要求更高。第二篇为评论型,有点类似一道大逻辑题,要求你去寻找一个推理的漏洞,并加以阐明。
GMAT考试的作文注意模板和素材的积累,比如准备verbal的其他部分对AWA的复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方说做阅读和逻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少非常好的句式甚至是例子,在这时候就要注意总结了,比方说我做lsat逻辑,感觉里面有很多涉及对于文章推理过程的描述,用在argument里面是非常管用的。
GMAT考试怎样才能拿高分:
1,杀G八字决——海量复习,快速通过。
先说海量复习,考试都要考4个小时,那我们每天应该复习多长时间呢?显然要略大于4个小时,最好能尽量连续复习5个小时,实在做不到,那也至少要小时以上。所以,备考GMAT时,很大一部分同学都需要慢慢把学习强度加起来,要记住GMAT备考过程中要“主动求晕”,“平时都不晕,考试会更晕”。
再说快速通过。GMAT考试的备考周期不适合拖太长,也当然也不能太短。GMAC官方公布的数据:北美地区考生的有效备考时间平均是小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考生平均备考时间为个小时。注意,是有效备考时间,呆坐着放空的时间不能算。所以初次接触GMAT考试的学生,我推荐将备考周期设置为45-60天。很多同学考试失利的原因是把自己当成了天才,复习1个月都不到就去考试了,这无异于赌博行为。
2,杀G关键词——勤总结。
备考GMAT的学生都会碰到同样的难题:题目不够做。复习GMAT的两份必做的资料是OG和PREP。OG看着厚如砖块,其实都是虚胖,实打实的题目有数学404题,中国学生薄弱的语文部分只有逻辑124题,语法140题,阅读26篇文章共139题。PREP破解版(PREP 07、08和12)的题量加一块儿,相当于是OG的3倍多。两份材料加一起,逻辑446题,语法707题,阅读47篇,多乎哉?对于习惯了题海战术的我们来说,这些题全做完内心依旧是空虚的(如果奔赴考场的时候连这点题都没做完,多数会悲剧收场)。经常有人问我,Jason老师,我把OG和PREP做完了,还有什么新题推荐吗?我的回答都是:没有。每一道真题都是无比珍贵的,只做一遍是暴殄天物,把每道题尤其是曾经做错的题目反复分析到位才是资料的正确使用方式。
怎么总结?——真正去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把做错的题和蒙对的题多看几遍,搞清楚错误原因和没搞懂的地方,分析深层原因并进行分类。题目做错无外乎是两方面的原因:1,上来就把正确选项排除了;2,好不容易排除三个选项了,二选一选错了。其实这两种情况分别说明了不同的问题。要懂得什么是核心考点,一定要先主干,后细节。再比如第二种错误,可能更多是因为缺乏基本的做题技巧。
总之,出题人可以轻松地从以上四个角度出无关比较或错误比较的选项,所以比较性描述的正确概率很低,最好养成一个下意识的习惯,看到than就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选择它。 所以,我往往和学员讲,GMAT逻辑题一定要从“潜在逻辑”和“做题技巧”两个层面对每个题都进行深刻思考和理解,真正去理解出题人的思维,进而真正理解GMAT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