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而言,还可能由于意外或者是政策方面的问题,例如遭遇施工事故,或是在批准立项后遭到政府的拆迁要求,从而导致经济风险的损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出工程风险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早在197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拟定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的条款及保单。但是。当时的工程保险主要是在一些利用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工程项目上实行,国内建设项目的投保率极低。近几年来,随着《建筑法》、《担保法》、《保险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与实施,为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一些地方也陆续开展了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试点工作。
风险管理事关企业的存亡。不少企业家特别是投资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或因对风险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从而在经营或在投资活动中遭受巨额亏损。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图片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间相互依赖日趋紧密,但彼此间的商业关系却因竞争激烈而变化无常。永恒的信任不复存在,新的损失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风险研究与管理已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仍十分落后,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实行工程保险的范围极为有限,工程担保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筑市场的供求不平衡,造成施工企业铤而走险;担保人市场尚未形成、保险公司拓展业务能力较差;缺乏工程风险管理的中介咨询机构。
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
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已引起了政府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深化建筑业得改革,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现存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对一些存在法律上的约束手段不遵守、对一些行政的管理手段不理解,需要进一步的管理,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用经济手段规范建筑市场各方的行为,形成具有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管理手段相互结合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
2).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实践证明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我国区域大,建设的工程多,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风险存在的因素也大,而工程风险管理在建设领域还很薄弱,因此,突出工程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并做好试点,完善配套管理,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合理分析风险和有效调控风险,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3). 建设项目资金支付现状也要求推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阶段在技术方面、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合同签订和实施方面都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在。同时,在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的客观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除承担上述必然风险外,还要承担一些由于特殊环境造成的风险,工程承包人所处的被动经济地位这些人为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还要承担着比业主更大的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1、必须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
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全体项目工作人员、涉及施工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无论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层还是基层的作业层,都应该有成本控制意识,只有把成本、安全、进度、质量等科学合理的协调,才能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实现成本最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必须提升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的分析能力
施工企业在参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风险发生的预兆以及其发展变化,以采取必需的应对措施,提出合理的经济赔偿的方式。譬如因设计变化、标书所规定的施工方式不合理、添加另外的施工项目、现场施工条件的变更、工程量的增加、人力不能抵抗的自然条件导致进度延误、业主对施工顺序提出更改以及提出超过合约范畴而导致的施工费用增加等
[图片1]
3、必须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工程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4、构建内部控制和竞争的机制
通过削减管理过程中漏洞和不规范的行为,相关部门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从而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工程项目内部竞标,引入外部投标的竞争,从而寻找企业在管理和盈亏责任方面的水平差距。如果对内部资源给予合理配置,构建材料周转调配机制,加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水平,同时降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