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分场合的发脾气或者尖叫哭泣,对于他自己来说当然也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家长要明白,这些“无理取闹”的行为对于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来说是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孩子们生下来就是这种行为方式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孩为什么老是发脾气的相关内容。
小孩为什么老是发脾气
家长们可以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由于接触的事物范围较小,孩子往往理所应当地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想要的都必须得到,想要探索的也一定会去探索。
正常情况下,家长们也会鼓励孩子去探索更多事物,但当宝宝触碰到“危险线”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出言制止。这时,孩子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会被终止也无法理解你为什么总是阻碍他。
孩子的行为受到了限制,他们讨厌被限制,想要自己做决定,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向家长妥协,无法处理失望又不能面对被限制,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只能通过大肆哭闹、尖叫撒泼、拳打脚踢等一系列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图片0]
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就能够发现,孩子在与家长分离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大喊大叫,痛哭流涕的行为,这往往是孩子们依赖家长的表现,这时家长只要在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并且在分离时与孩子好好说清楚,哭闹的情况就能有所缓解。
儿童为什么老是发脾气
不听话,总顶嘴
孩子喜欢顶嘴,不听管教,许多父母的选择是要么哄着,要么顺着,结果越来越糟糕;孩子不但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成为班上的问题小孩。
胆小、害羞、自卑
很多孩子怕生,一见陌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从小胆小害羞,长期一直保持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自卑,进而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障碍,成为问题儿童。
霸道自私、没礼貌
我们通常所说的熊孩子,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不懂分享,长大后极易变得没有公德心,成为人人讨厌的那一类人。
爸爸严重缺位,助长孩子坏习惯滋生
孩子坏习惯的形成,到底原因在哪里呢?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习惯问题与爸爸教育缺失有关,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形成当中,爸爸的责任尤其重大。缺乏父亲教育是孩子发展不健全、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有些孩子,尤其是3岁左右,已经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了,可是父母会发现,某一个情形下,或某段时间内,孩子情绪上出现了“退化”,容易失控,并伴随出现一些很糟糕的行为问题,如打人、抢东西、摔东西等。这极有可能是孩子内心有恐惧。
孩子觉得受到了某种伤害,不知道如何面对和处理,于是呈现出失控的状态。因为内心存在恐惧,更渴望大人的关注和帮助,可是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只能通过大哭的方式。因此若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便能有效安抚孩子内心的脆弱,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排解孩子内在的恐惧感。
随后,孩子才可能信任你,向你伸出求助的手。家庭教养方式不一。家庭成员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不一致,孩子就会看人下菜碟。例如孩子在为了某种目的而哭闹时,如果爸爸不同意就去找妈妈,妈妈不同意就去找爷爷奶奶,利用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分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图片1]
如果一次成功了之后,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遇到不满足的时候,就会情绪失控地哭闹。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孩子大发脾气的原因,他们在试探自己的方法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对此,当然首先要做的是,解决大人之间的教养冲突,避免有一方过于溺爱,统一教养方式,明确第一抚养责任人。
小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学会倾听
幼儿在公众场合大发脾气,有时候只是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的时候,停下来,认真听一下孩子的诉求,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不管是市场、火车站还是飞机场,在多嘈杂的环境里也要仔细聆听孩子们的想法,这也会帮助他们尽快平复下来。
温柔地坚持
可以尝试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告诉他,今天不可以这样做。但是态度要温和,不要带着急躁的情绪和愤怒的语气。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否则挫败感会让你失去理智。
耐心陪伴
有时候孩子仅仅是需要发泄一下情绪,在他们哭闹过之后,不好的情绪也会随之消失。这时候父母耐心的陪伴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到平日的好状态。比如把他们放在儿童座位上如果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那就先别急着系上安全带,等他们发泄完自己的情绪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