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反抗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倔强的孩子较容易有反抗行为,然而倔强的孩子不一定不好。 那么,遇到倔强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教育倔强的孩子的相关内容。
怎么教育倔强的孩子
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做主、不肯妥协的孩子,其实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具有独立性格、自信和坚强的人。如果父母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屈服,一味压制,他的反抗可能就会越强烈,而且容易造成孩子任性、纠缠不休、固执等人格特征。
如果孩子的执拗是合理的,比如他坚决不让你给他穿鞋,你就让他自己穿好了。先让他自己做一回主,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会重新回来找你帮忙的。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有一点富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如果孩子的固执不合理,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态度,装作若无其事,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对于孩子的倔强要巧妙诱导,灵活处置。父母要分清哪些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为了避免出现危险,应该如何巧妙诱导孩子不做。
[图片0]
比如上面点点的案例,父母就应该巧妙地使得双方达成共识。但是,如果他想自己穿裤子,或者非要穿红毛衣而不想穿绿毛衣,你就没有必要和他较劲。给他一定的自由,满足他想独立的愿望,可以让你免遭这个“小暴君”的折磨。你既要理解孩子,又要给他一些规矩。
倔強的孩子怎麼教育
当孩子对事、对人、对物有所坚持时,家长可以多观察后,再判断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平衡;勿因为孩子的坚持,而以强迫的方式让孩子遵从,剥夺孩子选择的权益,反而可能助长孩子倔强脾气与固执的性格。
个性倔强的孩子,为了坚持己见而与家长发脾气抗争,个性固执的孩子,为了不易变通而与家长争执不休,一方面这的确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时刻,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正是培养独立人格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坚持已见的时候,父母别以生气、权威方式压制孩子的自主意识,从小让孩子有多点机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意志与见解,对孩子适应未来社会是有帮助的。
独立、刚毅、坚强的人格特质,与倔强、固执是否有相似之处?孩子成长过程中,展现出倔强、固执或刚毅、坚强等特质时,父母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呢?
如何改变孩子倔强的性格
爸爸妈妈要明确这个观点:有时候,孩子的倔脾气和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与这样的孩子和睦相处,首先就要对孩子心理的发展有所了解。尽量理解孩子,多跟孩子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你才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孩子开始说“不”的时候,其实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求和大人一样平等的地位,这时爸爸妈妈最好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以平等的姿态征求他的意见,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尽量满足他,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尊重。
孩子脾气倔强并不能全部归因于进入敏感期,娇宠导致的倔是不能让步的。家长要学会分辨,不该顺从的地方要坚持原则,否则迁就了一次就会为下一次留下隐患。当然,在具体事情的处理方面也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孩子不肯穿衣服,妈妈可以说:宝宝喜欢哪一件呢?
[图片1]
红色的这件,还是黄色这件更好呢?慢慢的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再比如:孩子不肯洗澡,妈妈可以说:宝宝喜欢的小鸭子想和宝宝玩儿水哦,小鸭子嘎嘎嘎,水里游啊游……类似的例子就不给大家多举了,相信各位宝爸宝妈也很会说。
小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冷淡处理:对好发脾气又无法说服教育的,不妨采取不予理睬的方法,家长可以表现出漠视冷淡的态度,且家长之间的态度要一致,使孩子感到没有同情者,几次以后好发脾气的性格会改变过来。
如果发脾气时有伤人或自伤的行为,必须加以约束和制止,或引导孩子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分散其注意力。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因为您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反而会成为孩子乱发脾气的榜样,也会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一个反强化的作用。
其次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当孩子有了合理要求时要尽量满足他,如果他的要求不合理,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您可以不去理他,等他情绪平静下来或者玩够了,再去和他谈,告诉他他为什么不应该这么做。
还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他的要求不合理时可以找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事来让他做,孩子的注意力都是很短暂的,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另外还要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对孩子多关注一些,对孩子好的行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