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孩子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管理,难以沟通。孩子犯倔、犯拧、不驯服,实质是性格倔强,自己心里有主意,有时候也会与父母的意志发生违背。那么家长该如何对付这种性格倔强、嘴硬的“犟”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8岁小孩性格倔强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8岁小孩性格倔强怎么办
孩子犯倔,犯拧,不驯服,实质是性格倔强,有主意,与父母的意志发生违背,坚持自己的感觉造成的。做父母的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也属于控制欲望很强的人,通常说,“拧”孩子都有“拧”父母,这里,先天的因素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不能认为全是孩子的错。
但也有父母都很随和而孩子非常倔强的,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后天父母娇惯造成的,那就更是父母的教育不得法占主要原因。对于这两种情况,父母都要注意把握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最常见的不正确的做法就是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絮絮叨叨的劝告,无端的训斥,会使孩子感到厌烦,而不认真对待父母的指令。
[图片0]
甚至把所有指令都当成耳边风,有时还会顶几句嘴,明知自己不对,还为自己辩解,因为他要把握最后对自己的一点点的接受,他才会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在这个时候,他要展示他的最后一点尊严,最后一点权利,因此,他会采取报复的方式。如不向大人让步,从而用来取得更大的势力范围。
小孩性格倔强怎么办
幼儿“独立期”的正常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都要经历一个特殊的心理期:无论穿衣、吃饭、睡觉、玩耍,他们都要自己决定,他们急切地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不想听从大人的指令。于是,他们的嘴里常常冒出“不”字。这是孩子要求独立的一种强烈表现,而父母却往往将之视为“任性、倔强”。
无微不至的宠溺所致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怎么爱也不够,对他们是有求必应,正当的需求也好,任性的要求也罢,总是想法儿满足。这就养成了孩子娇惯任性、为所欲为的脾气,稍不如意,孩子就会以哭闹、发脾气来迫使父母屈服。
延误教育时机所致
许多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倔强,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引导。在孩子懵懂无知时,父母对他们是一味“屈服、妥协”,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自己懂事;而孩子长大了,非但没有懂事,甚至愈演愈烈,事事都要跟大人对着干,父母想要扭转乾坤恐怕难度更高了。因此,父母要抓住契机,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就要马上教育纠正。
宝宝脾气倔强怎么办
倔强、反抗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倔强的孩子较容易有反抗行为,然而倔强的孩子不一定不好。从坚持度来说,倔强代表有毅力,有主见,为了让他们将来能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父母不妨用启发的方式,慢慢引导孩子把倔强变成一种正向的力量,去做合理的判断和有效的思考。
当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父母应避免使用权威的口语或方式来教训孩子,而应拿出一点“办法”来。首先深呼吸,不要让自己跟随着孩子的生气情绪,然后试着和他讲道理,教他学会尊重别人,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您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时,可用他有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来转移他即将爆发的情绪。譬如:“妈妈今天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快点过来,妈妈讲给你听!”或“妈妈有一颗很好吃的糖,要给一个乖宝宝吃哦!”
父母的干预越多,孩子倔强的脾气可能越强烈。当孩子在闹脾气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父母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越吵闹。所以,在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情况下,就试试让他哭个够,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处理。
[图片1]
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无论是在学习或行为矫正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语言或喜欢的卡通人物来作适当的引导工具,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更具趣味化与游戏性,以化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有些孩子特别容易生气,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抗击挫折的能力。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性格。爸爸妈妈们越早认识到这种倾向,就越容易抚平孩子心头的创伤。
个性温顺的孩子从婴儿期就比较好带,大人不用时时刻刻都抱着他们;可以自己独自玩耍;如果没有定时喂奶也没关系;大人不让做的事,他们能够乖乖听话。这样的孩子会平静地度过学步期,轻轻松松进入小学阶段。
还有的孩子是属于“高需求”宝宝,他们的性格比较倔强、急躁,婴儿期就总是会黏着父母,妈妈要是想把他们放到床上独自坐一会儿,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大哭大闹地直到妈妈重新把他们抱起来。
要是爸爸妈妈有事出门,让临时照看者陪着,那他们一定会感到焦躁、愤怒,等爸爸妈妈回来就会发脾气;而且这样的孩子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办事,不太服从管教。他们的成长过程一定是非常地不安分,爸爸妈妈会被他们累得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