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言传身教的方式,但是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那么,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孩子自尊心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自尊心
让孩子坚强起来。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家长和老师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要多对他们进行挫折训练。
做家长的,要记住“惯子如杀子”这条古训,要给孩子出难题、设障碍,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从中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为使孩子更好地应对各种急难险问题,家长要提前做出相应的预案。
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犹太人告诫自己的孩子,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什么都不要带,只带走你的智慧就赢了。要多给孩子讲励志故事。
[图片0]
让孩子明白下面的道理并努力实践:强者之所以被称为强者,是因为他们敢为别人所不敢为;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受过大辱和遭过大难的人;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拥有坚强的意志。
我们怎样培养孩子自尊心
自尊的基础在于人生的最初三或四年。在孩子4岁之前,我们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心,这里的用词是"无条件的"。类似这样的沟通都是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孩子,虽然你的行为妈妈不喜欢,但是妈妈是爱你的";"你无论选择什么,妈妈都支持你。"......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十足,孩子会有高自尊的表现。
你再来感受一下这样的沟通:"你要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要再吵,妈妈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这样的沟通叫有条件的积极关心。孩子只有以某种方式行动才能获得关爱和认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会发展出低自尊。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是谁而认可自己,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什么以及做的多好才认可自己。
自我接纳意味着认清并接受你自己的真实情况。自我认可让你不再因为达不到自己活他人所定的不可能的标准而批评自己。-丹尼斯·韦特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把自我接纳称做是"承认不完美的勇气"。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让孩子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喜欢自己。
我们怎么培养孩子自尊心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心——心情教育、现在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给与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能——鼓励教育。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办呢?你还不断的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
[图片1]
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
培养孩子自尊心的方法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关注别人的优点
比如,在看大型的体育比赛的时候,对那些表现好但是输了的一方,表现出极大的赞赏,并说明为什么。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平时对他的事情做得怎样大人不作评价,至少要少作评价,即使是作了评价,也要多看过程少看结果
调整心态 适当冷处理
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时,家长不必迅速反应,因为家长的敏感会强化孩子的自尊感。不妨采取“冷处理”,不给予特别的关注,让孩子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慢慢就知道自己要承担情绪的后果,悟到事情不像想像的那样,从而将自尊心回归到正常状态,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管理情绪的能力。
用心倾听 挫折时给予陪伴
当孩子受挫时,家长不要盲目指责和逼迫孩子,一般来说,自尊心强的孩子承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时家长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要急于给出建议与指导,最好先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给孩子建设性的努力方向,平抚好孩子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