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施工企业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想知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吗?现在,小编给大家整理相关信息。
工程项目的统计管理工作
(一)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统计
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掌握充足的相关资料,就无法对项目作出合理的有效的评价,就无法明确相应的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继而降低投标工作的中标率。因此,必须在投标之前必须掌握详实的资料,而这些资料需要通过统计工作来获取,并需要统计工作来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成本控制中的统计
施工项目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与人力是影响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成本需要从此着手,且离不开统计工作。首先在工程项目中,应当以工程需要的人财物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统计资料并决策,其次对完成后的当期的施工任务要进行科学的统计,并将人财物的使用数量与工程完工数量进行对比,从而为接下来的工作是否需要改进提供依据或借鉴。
[图片0]
(三)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中的统计
工程项目管理要想发挥最高的成效,必须要有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这样一个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全部离不开统计工作,只有具备准确的统计信息并通过信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建设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机构,有效的指导项目管理工作。建立管理机构后,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都要通过统计工作掌握现场的更好情况与信息,减少未知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在关键点设置检查项目,让管理人员对其开展随时监控,从而在问题发生后,能够及时发现并作出处理。总之,就是要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路径,并将责任与工作内容下分给各级工作细目,事项项目工程的全方面、全时段沟通。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1)统计调查表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
(2)分层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
(6)控制图。用途主要有两个: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图片1]
(7)相关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工程项目统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统计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统计人员必须坚定“统计数据无小事”的责任意识。要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细心、严谨地对待统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止发生错漏现象,并对各类数据从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对比关系、衔接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质量。
(二)调整与扩展统计指标体系
施工企业统计工作要发展,必须改变以服务政府统计为主的服务模式。施工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转到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为主后,仅仅围绕政府统计的一套指标体系是不够的,必须下功夫建立一套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耦合的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完全涵盖了政府统计指标体系,也可以说这套指标比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其内容要多,范围要广。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统计工作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同时具备良好的统计理论与领过的统计方法,因此,为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需要不断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并且通过项目实践工作,不断增加统计人员的统计经验,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改善统计方法。这里重点介绍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培养。要提高统计人员的
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首先要聘请统计方面的专业讲师对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讲授,这些专业的讲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撰写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学员。其次,项目组应该将统计及分析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统计工作考核评比的重要项目,对其进行定期的考评和奖惩,从而激发统计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积极性。
(四)完善统计管理办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
为搞好工程项目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发展电力市场经济服务,根据统计法,必须编制工程项目统计管理制度,从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统计工作的分工和内容、统计管理、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全厂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尤其是要将统计工作详细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人员,并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完成工作并相互报送报表的时间,以减少统计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规范并理顺各部门的统计工作,全厂的统计工作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