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想知道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发展吗?现在,恒企小编就来告诉你几招。
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
1.《审计》科目的考核,多年以来一直本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在学习该科目之前,我们一定要尽量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对整体知识架构有一定的了解,对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另外,在学习《审计》科目的时候,考生朋友一定要注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正确看待问题的角度认真去学习。当我们在准备开始学习这一科目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将自己设置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要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上去准备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清楚对待本科内容,我们应当重点去掌握哪些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问题、应当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尽量正确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这项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在开始学习之前思考清楚。
[图片0]
2、熟悉教材。
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比较多,但是应当说大部分的内容考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着,其他的部分需要一些发挥,教材找不着,所以一定要熟悉教材。要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才会有助于阅读资料,准确理解、分析问题,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效果往往不会很好的。
3、重视基础阶段的学习。
基础学习不但对于《审计》科目来说很重要,对于其他科目也同样非常重要。目前,报名工作证陆续展开,接下来就将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期的复习准备,无非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这个阶段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若基础打得不够扎实,必将影响到我们后面的学习、解题及考试。因此,提醒考生朋友在学习伊始就应特别重视起来。
针对基础阶段的学习,建议考生朋友最好结合网校的基础班课程、教材和网校的辅导书《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同步进行学习。先听课,然后看书,最后还要做习题。习题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最好学习完一章之后就去做习题加以巩固。《应试指南》里面的课后习题都较为基础,对知识的巩固有很大帮助,因此建议大家最好要同步进行、合理的分配时间。然后,
4、强化阶段学习。
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顺理成章要进入强化阶段,对所掌握的知识整体上进行提升。在这个阶段中,建议大家要以网校课程中的强化班为主进行学习。另外,在做题方面也要有所转变,要以综合题、模拟题和历年试题为主。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注重实质上的飞跃,要注重整体知识上的综合运用。并且,在此阶段中要明确知识上的重难点,要以点及面,对于一个知识点可以扩充想到相关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我们才是达到了一个真正需要的高度。
注会审计学习方法
一是快速认真阅读教材,注意把握进度。
刚开始看书,由于陌生,肯定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懂的问题,自学过程中也不知道向谁请教,在这种情况下索性快速认真阅读全书,尽最大努力理解教材内容,注意进度,不要停下来,等到把其他章节的内容也看完之后,把相关章节联系起来理解,大家可能就会发现,刚开始弄不明白的问题,学到后面就自然而然明白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第一遍看教材就觉得全部都理解了,但好像什么都没记住,那么,也要快速认真地读一遍教材,之后重新再读一遍。一般来说,在正式步入注会审计考场前,应该把教材看两三遍。
二是抓住当年的重点、难点。
虽然2010年财政部准备修订、发布新的审计准则,但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将暂不会有所变动,也就是说对于《审计》一科的学习我们还应按照09年教材和旧准则制度去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在复习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做练习,力求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往往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绊脚石,所以要认真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理解教材中的问题处理思路。同时,对准则内容、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内容反复阅读、体会,客观题主要集中在前面章节的审计理论部分,主观题主要集中在后面章节的审计实务部分。
[图片1]
三是多听、多思、勤练。
审计是一个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特别是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内容丰富。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结合会计实务,并要有综合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应多做一些练习题,把审计案例中的审计思路其来龙去脉弄懂,并能熟练、灵活运用于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44年到20世纪初,对象是会计账目 目的是查错防弊 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 报考使用人为企业股东。
第二阶段:20世纪初,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目的是判断企业信用情况,方法是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了企业股东扩大到债权人。
第三阶段:美国1933年《证券法》颁布,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确定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方法是以控制测试为基础进行抽样审计,报考使用人扩大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部门,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
第四阶段,现代阶段,对象与报考使用者基本不变,在目的上,加入了防止舞弊,方法上,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得到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