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考试全部合格之后才能考综合阶段,今天恒企小编就“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计划”这话题给大家说说相关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哪些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图片0]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也称CPA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职业资格考试,是目前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设立的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担任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类岗位必须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统一颁发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可以从事相关工作。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报考顺序怎么安排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如果计划2年通过考试的话: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审计+财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第二年,财股+战略+经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审计+财管+战略;第二年,税法+经济法。
[图片1]
如果计划3年通过考试的话: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第二年,审计+经济法;第三年,财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第二年,财管+战略;第三年,经济法+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最好是审计+战略;第三年,财管。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的要领
1、优先选择会计
虽然有不少考生首次报考注会并没有先报会计,但是高顿CPA还是建议各位考生优先学习会计这门课。毕竟是基础性的课程,且难度非常大,可以说是越早学越好。提前打好了会计基础后学习其他科目也会轻松不少。
2、选择联系紧密的科目搭配
想要解决备考时间,选择联系较为紧密的科目搭配学习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专业阶段六个科目中,联系较为紧密的科目有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审计和战略、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
3、根据工作需求选择
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注会无疑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选择在工作上运用广泛的科目学习非常有必要。打算从事审计相关工作的考生,需要优先学习的科目有会计和审计;打算从事企业财务方面工作的考生,需要优先学习会计和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