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情感,是难以避免的。可是如果家长放任孩子的嫉妒心,那么就会使得孩子产生性格上的缺陷。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孩子嫉妒别人怎么办,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孩子嫉妒别人怎么办
1.正确评价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过多的称赞会使得孩子骄傲自满,所以刻意去控制夸奖孩子的次数,即使孩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家长却说“这次做的一般,下次要做得更好”。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父母的肯定与赞扬对孩子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孩子得到父母的表扬不仅心情会变得更加愉快,也会觉得要多做一些值得表扬的事,这起到一种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不能过分赞赏孩子,故意去夸大他的成绩,这会使孩子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不要吝啬于表扬,但也不能随意拔高。
2.不要总提别人家的孩子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们可能以为这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其实不然。家长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孩子会很不安,产生嫉妒心。在做错事或遭遇失利时,孩子其实最需要的是家长的抚慰,而不是消极的比较和责怪。
3.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正当竞争可以使人进步。与他人竞争,孩子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变,其实是一件好的事,但前提是要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如果家长没有适当引导,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好胜心过强,很可能为求成功而不择手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家长要告诉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与别人竞争,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你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胜利。同时,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孩子妒忌小伙伴 如何机智处理?
嫉妒心理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即使是在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之间。当问题出现时,小朋友需要父母的帮助,因为他们对于如何处理朋友间的嫉妒问题没有任何经验。下面介绍了几个步骤可以帮助孩子们平复这种心情。
步骤1
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嫉妒的倾向时,一定要同孩子进行沟通。问孩子一些问题,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嫉妒他们的朋友。例如,可能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会发现原来别的小朋友有玩具,但是自己却没有。孩子是因为想要新玩具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步骤2
理解和验证是帮助某人调节负面情绪和工作的关键。这样会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例如,你可能会说:哦,明白了。别的小朋友家刚买了一套新的玩具,你也希望有一个新的玩具。那你最喜欢哪种玩具呢?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调节和改善。
步骤3
父母应该专注于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关注和肯定的爱。不要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要将孩子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虽然父母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无意识的不好行为,但是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因为这些情绪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嫉妒心理。相反,父母应该对孩子一些积极的行为进行鼓励。责备只会更加煽动孩子心里的更消极感情,如侵略和愤怒,而后可能将这些消极情绪表达给其他其他小朋友。父母可以同孩子一起到外面去,或者自己的小区里找一些乐趣,把球扔给狗一起玩,或者一起跳绳子。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释放消极的情绪。
步骤4
父母可以让孩子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直到孩子的嫉妒心理消失。有父母的努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那么孩子也能感觉到被爱和重视,嫉妒的负面情绪应该会更快的消失,孩子会回到自己阳光和快乐的世界里。
正确引导孩子避免妒忌心理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由此可见,人的嫉妒之心是多么可怕!无独有偶,黑格尔也说过:“有嫉妒心理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却尽量低估他人的强大,通过贬低他人而使自己与之相齐。”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嫉妒心理的危害。
[图片1]
青春期的女孩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认识不足,这是她们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客观原因。在主观意识上,女孩的竞争心理强,好胜心切,凡事喜欢与别人比较,尤其是在成绩、相貌、家庭条件等方面,一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无法超越别人时,那种酸葡萄心理便油然而生,甚至由此产生羞隗、怨恨等不良隋绪,这时候嫉妒心就会肆意地疯长起来。当然,这种心理状态还常常表现在言行举止上,自控力差的孩子还会出现中伤他人的行为等。
瑞瑞是某市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她成绩一般,噪音很好,歌唱得非常好听,但是她的嫉妒心比较重,尤其喜欢针对她的同桌雯雯。
雯雯品学兼优,成绩非常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但是瑞瑞却不喜欢雯雯,因为她除了比雯雯歌唱得好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比不上雯雯。按道理说,有这么一位好同桌,瑞瑞的成绩应该有所提高才是。然而,由于瑞瑞的妒忌之心,她和雯雯的关系一点都不好。刚开始时,雯雯主动帮瑞瑞复习功课,可瑞瑞却拿眼白她:“用得着你吗?别以为这些题只有你会,别人都不会。”好心当成了驴肝肺,雯雯再也不敢帮瑞瑞的忙了。
雯雯考试取得了第1名时,也是瑞瑞最嫉妒她的时候。这时,瑞瑞就在背后散布雯雯的坏话。回到家里,瑞瑞还对妈妈说,老师偏向雯雯,事先向雯雯透露了题目,所以她才能考第1名的。妈妈劝瑞瑞说不要妄加猜测,自己努力学习才是正道。可是已经被嫉妒心冲昏头脑的瑞瑞哪里听得进去妈妈的话呀?不仅如此,她更变本加厉了。有一次,雯雯的爸爸去省城出差回来时,给雯雯带了一本英语指导书,瑞瑞看到后就偷偷地把这本书给扔到了垃圾箱里,害得雯雯找了很久只好放弃了。
在生活方面瑞瑞也非常嫉妒雯雯,雯雯的家庭条件优越,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比瑞瑞好,瑞瑞自然就妒火中烧。有一次班里举办联欢晚会,雯雯穿了一件价值不菲的白色花边裙子,同学们都满怀羡慕之情,说裙子非常漂亮。可是瑞瑞却在背后说雯雯爱出风头,喜欢显摆自己,而且为此一连几天都不和雯雯说话。
在任何方面,瑞瑞都不能容忍雯雯比自己强。平时,雯雯乐于助人,经常为班集体做好事,因此同学们都喜欢和雯雯交往,雯雯的周围也总有许多好朋友围着她转。相反,瑞瑞身边的朋友却没几个,这更加剧了她的心理不平衡,她经常为此恼怒得失眠、焦虑,在这种状态下,她原本就不怎么好的成绩也开始下降了,她为此感到十分痛苦。妈妈看到瑞瑞变成了这样,心中万分焦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上述例子反映了青春期女孩典型的嫉妒心理,瑞瑞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当她看到同桌雯雯的成绩比她好时,她感到心理特别不平衡,为此在背后中伤雯雯;当她看到雯雯的爸爸给雯雯买了一本英语指导书时,便偷偷地把雯雯的书扔到了垃圾箱里;当雯雯穿漂亮的衣服时,她居然一连几天都不理雯雯……显然,这种心理是害人害己的。以瑞瑞为例,她不仅没有在其他方面超过雯雯,而且原本一般的成绩也开始下滑,更让人担忧的是,她为此陷入了焦虑、恼怒之中,痛苦不堪。
正确分析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肯定是有原因的,总的来说,是由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影响而产生的。许多孩子对白己不自信,又看到别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父母要帮助孩子解决嫉妒的困扰,首先要了解他们嫉妒的原因。
刘洋这几天四家后,总是说陈飞的坏话,不是说陈飞抓女生的辨子,就是说陈飞考试作弊,把陈飞批评得一无是处。妈妈听了,觉得很奇怪。刘洋与陈飞是同桌,两个人一直好得如胶似漆。妈妈问:“你跟陈飞闹别扭了?”刘洋否认:“没有。”妈妈没再吱声,第二天,妈妈到学校找了他们班主任。从班主任那里得知,这次期中考试陈飞的成绩比刘洋高出十几分的时候,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儿子在妒忌陈飞。
晚上回家后,妈妈说:“你这几天总说陈飞的坏话,是不是因为他比你考得分数高啊?”刘洋撇擞嘴说:“他成绩一直在我后面,这次突然超过了我,我心里怎么都觉得不舒服。一妈妈告诉刘洋说:“儿子,你作为好朋友,应该为他的进步而高兴。而且,他的成绩上未了,你下次可以努力超过他啊。你应该有更宽广的胸怀和进取心,不要去嫉妒陈飞。”刘洋点了点头。
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发现他们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而小要只盯着别人的成绩,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帮助孩子及时克服嫉妒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