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外语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几大步,俄语学习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俄语口译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 词义的引申
俄汉语由于使用习惯不同,有许多词或词组,从原文上下文来看并不费解。可是,如果按其词面意义直接翻译,就会显得生硬、逻辑不通。这种情况下,应当引申词语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表达手段,灵活处理原文中的一些词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翻译。
2. 词量的增减
许多情况下,俄语词与词的搭配习惯与汉语有较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几个词搭配之后产生重复,如果直接译成汉语,译文会显得啰嗦。这种情况下,译成汉语须减词,把原文中那些没有实义的词省去不译,译文才能简洁明快。二是词与词搭配缺少中间过渡词,如果直接按字面译成汉语,这样不符合汉语习惯,甚至会产生误解。这种情况下,译成汉语须加词,把字里行间潜在的词增补出来,译文才能符合汉语习惯,且语意畅达。
3. 用词要确切
俄汉语大多数词都是一词多义,原文词的一个意义通常在译文中可以找到几个表达同义的词汇,可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只有一个意义。因此,在选词时,须根据原文词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意义和语义搭配模式来选择。
2俄语发音误区
一、元音不够饱满
元音不够饱满常常是中国人学习语言时通病。因为在汉语发音时,嘴又扁又平,并且很轻,唇舌部运动也十分的轻微。在这种发音习惯的影响下,俄语元音所要求的嘴唇立体,圆撮,唇舌用力不要滑动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难点。
例如:俄语中很重要的一个元音а。俄语[а]与汉语[ā]发音方法基本相同,但是俄语[а]比汉语的舌位偏前、偏低些。并且发俄语[а]时嘴的扩张程度比汉语大;俄语中统一重要的还有一个元音[о]。这个音与汉语[ō]虽然相近,但是有明显差别。俄语[о]双唇前伸并且要圆撮,在发音过程中舌头和嘴唇不能滑动否则会发成汉语的[āo]或者[ōu]。
二、个别元音与汉语中的双元音混淆
俄语中有10个元音:а,о,у,э,ы,я,е,ё,ю,и.其中а,о,у,и与汉语的单元音很像,但是发音要求不同,需要在发音时进行区别。而剩下的会和汉语的双元音有相似之处,往往需要老师和学生注意区别。
例如:俄语[э]发音时双唇要裂开,舌前部前移并稍稍抬起。受汉语影响,我们会将这个音与汉语中的双元音[ēi]或者[āi]混淆。
三、软辅音掌握得很模糊
俄语中的软辅音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因为我们发音时对于发音位置是没有概念的,更不要说在发音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只让舌中部太高,便将硬辅音发成软辅音。
这里小编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诀。其实发软辅音时只要在硬辅音后加一个й就能达到软辅音的效果哦~
四、发音时唇舌不够用力
相对于汉语来说,俄语发音更用力一些。发音时唇舌不够用力,会导致摩擦不够或者舌头滑动。所以在学习俄语的过程中,唇舌一定要用力,在明确发音方法以后,唇舌做出相应的发音动作就要保持住,不要滑动。
例如俄语[ж]是一个摩擦很明显的音,呼出的气流一定要通过舌头和软腭之间的缝隙,舌头一定要立住,才能感受到明显的摩擦。
3俄语的复习经验
一、词汇
由于专四的词汇大概有4000个左右,所以从3月份开始,每天都应该背单词,很多人认为教材上的单词基本上就够了,其实,这还是很不一样的,各校的教材都不一样,所以还是以俄语教学大纲为基本内容,再适当的扩充一些。我在背单词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有进度,先复习以前的,再背新的,区分来对待。我背单词主要看的是南开大学的俄语常用词快速记忆手册(好象是叫这个名字)和专业大纲,由于专业大纲上有一些例句和词组,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按照我的进度,在5月初左右第一遍的单词记忆就结束了,之后为了巩固,我又看了大学俄语四级词汇熟巧训练,虽然是公外的书,但对我们专业学生来说作用很大。
二、语法
语法这个项目很庞杂,所有的规则都是需要好好的来记忆,这是没有任何办法的。语法上我基本上就是以教材为主,因为教材上的例句和解释还都算是清楚,就是不大系统,所以复习语法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和比较。语法上有几个比较大的难点,动词的时体态,形动词,副动词,主从复合句等需要下大工夫来研究和学习。我在复习的时候还很多的参考了商务出版社的最新俄语语法,但要注意取舍,不考的东西可以不看。语法作题还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做题才能进行巩固和理解,之后我会说的习题,现在就不多说了。
[图片1]
三、听力
听力历来是一个难点,很多人都头痛,而且很难短时间的提高,所以复习听力要及早准备,市面上没有什么好的材料,只能用公外俄语的东西,另外,对听力课一定要重视,我深有体会的是,我的听力几乎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的。要好好的利用听力课的时间,对于老师布置的听力材料要认真对待。我觉得,每周都应该有固定的时间来听听力,多练才能提高听力。
四、口语表述 人机对话
对于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应该多让自己张嘴,多说,一个很基本的方法就是多读课文,多读对话,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参加俄语角,逼自己说俄语。
4俄语成语的翻译技巧
(一)对等成语的翻译
等值成语是指俄汉成语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词语形象、寓意哲理等方面基本相同。这类成语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法,即保持原有成语的内容,同时又不改变修辞特点的翻译方法。例如:
1) Беда не приходит одна——祸不单行。其中 “беда”, “не”, “приходит одна”分别与汉语中“祸”、“不”、“单行”的字面意思、词语形象相同,其哲理意义也相同。
2) Куй железо, пока горячо——趁热打铁。其中 “куй”, “железо”, “пока горячо”分别与汉语中的“打”、“铁”、“趁热”相对应。
(二)近似成语的翻译
近似成语又称半对等成语,指的是俄汉成语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寓意哲理均相同,但是词语形象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在处理这类成语的翻译时通常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法,就是把一种语言中成语的形象在不丧失其意思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成语形象的变通方法。例如:Правда глаза колет——忠言逆耳。俄语中的 “правда”, “колет”,与汉语中的“忠言”、“刺痛”是相同的;但是,俄语中的 “глаза”(眼)与汉语中的“耳”是不相同的,翻译时需要转换形象。
(三)不对等成语的翻译
不对等成语指的是俄语成语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对于汉民族来说是陌生的。这类成语通常使用创意法进行翻译,即不改变一种语言成语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最贴切的解释进行翻译。创意一般有两种方式:1)直译+意译,如мало каши ел(粥吃得太少)——经验不足,用“粥”来喻指经验;выжимать соки(挤果汁)——榨取血汗,用“果汁”来喻指血汗、劳动。2)直译+注释,如червонный валет(红桃“J”)——花花公子,用扑克牌喻指纨绔子弟;мелкая сошка(小木犁)——无名小卒,用物件来喻指小人物。这里的意译和注释是对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