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咬人该怎么教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满足孩子
口腔的味觉和触觉 在孩子咬人的那段时间,家长要尽量满足他口腔味觉和触觉发展的需求。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软硬不同的食物,或者准备一些能够咬或者尝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去感受。
2、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留心观察,明白他的需求,合理地引导他,适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当宝宝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拥抱宝宝,轻拍宝宝的背部,安抚他的情绪。每周安排固定的亲子时光,全家可以一起阅读、做游戏,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3、爸妈要做好榜样
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让宝宝跟着模仿。当宝宝想表达喜欢这种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宝宝用拥抱,或者语言来代替。
4、不要训斥和打骂孩子
有的父母知道自己家孩子咬人的时候,经常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甚至用手打孩子的嘴巴。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一岁半的宝宝咬了她一口,结果妈妈一声嚎叫,孩子一下子被这种声音吓坏了,“哇哇”的哭了出来。结果这位妈妈还不算完,她指着孩子说:“再咬人就把你的牙齿敲掉!”一副恶狠狠的样子。 孩子还小,还没有完全的自控能力,他也许只是想表示对妈妈的喜爱,但是一不注意就咬了下去。可妈妈并不了解,而是凶巴巴的表情。这种巨大的转变让孩子接受不了,很可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2孩子咬人的原因
宝宝长牙痒痒
当孩子长牙的时候,由于感到牙床酸痛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不适感,很多宝宝会因为牙痒需要通过磨牙来缓解这种不适感。 他们会咬能咬到的东西,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提供能咬的物品,宝宝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咬人。
语言贫乏
幼儿对于外部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辨能力,但是语言能力发育并不完全,当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时,有时就会通过咬人来表达。
解决不了事情
3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善于与其他孩子一同玩,如果在一起玩的时候别人把他的玩具抢走了,那么他们的反应往往不是打人就是咬人,通过这一举动,告诉别的小朋友:这是我的。
情绪表达
有些宝宝出现咬人的行为是由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家得不到大人的关注,在幼儿园得不到老师以及同伴的关注,所以通过咬人来博得关注;又或者宝宝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心理感到害怕、恐惧,所以通过咬人来保护自己。 所以说,孩子咬人并没有什么恶意,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学坏了,因为这是他无意中用口、牙齿去认识事物,与故意用牙齿去攻击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3孩子咬人该如何改正
利用磨牙棒缓解不适
对于正在长牙的宝宝,为了缓解他长牙的不适,可以给他一些比较干净安全的东西或者专门的磨牙棒让他去咬,除此之外,要多给他准备辅食,让他们体会咀嚼的满足感。
保持宝宝情绪的稳定
父母要保持家庭环境的稳定和谐,让宝宝玩一些能让人安静下来的游戏,增加他们玩游戏的时间,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至于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咬人。当然,让宝宝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稳定情绪。
[图片1]
多给宝宝一些关爱
有些宝宝咬人是因为想吸引大人注意力,父母应多给孩子些关注。给宝宝关爱不是说看着他就可以,而是要陪他一起玩,要有互动,比如说每天留出一点时间,父母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宝宝做游戏,不仅能转移宝宝注意力,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帮助宝宝学会说话
父母要尽快地帮助宝宝让他学会说话,用语言表达他的需求,他就会减少咬人的行为。并且,要让宝宝知道咬人是不正确的。看到他要咬人时,及时用其他有趣的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用合适的方式来宣泄情绪。爸爸妈妈们不要急躁愤怒,要耐心的安抚宝宝,引导他用手势或者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4孩子咬人父母该怎么教育
1、了解整个事件是怎样的
使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要点来分析整个事件。孩子什么时候咬人?在哪发生的?之前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2、尽量防止
如果你发现咬人是处于探索或长牙的需要,那么可以给孩子一样东西咬咬。如果孩子总是在累了或饿了的时候咬人,你可能得检查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规律,孩子是否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3、让孩子学习新的行为
首先,当孩子咬人的时候,要用你平静、坚定的声音和表情告诉他们咬人是不允许的。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告知孩子。
你也可以通过邀请孩子来帮助你搽洗、包扎被咬人的伤口、并学习安慰被咬的人。让咬人的孩子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更友善地待人。
4、最后一句话
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咬人的孩子。大部分的学步儿童只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有咬人现象,认真找到咬人的原因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找到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