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和行测并驾齐驱被称为是公务员考试的两大难关。然而,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窍门,都可以迎刃而解,申论也不例外。申论考试的结构一直以来都比较规范、清晰明确。只要掌握技巧,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务员申论复习攻略的相关内容。
[图片0]
公务员申论复习攻略:
1.复习的初始阶段——研读教材,知识储备
在这一阶段,15到20天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全面系统研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
2.夯实基础阶段——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历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选对资料,培养语感。
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其理论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
3.动手演练阶段——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
“练笔能够把一个人的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学识都调动起来,遣上笔端、派上用途,并能够激发写作者的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自己适应申论考试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真题是通向申论《考试大纲》的门径。应考申论考试,最根本的前提是了解《考试大纲》要求,了解测查目标、试卷结构、试题内容、考查规律、评分规则和标准,知道申论为什么而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答,由过去的考试实践推知未来的考试情况,使备考复习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4.冲刺阶段——全真模拟,触类旁通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全真模考,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记住评分标准,在演练中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写作风格。对我们的范文进行分类,总结,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
首先,要明确申论考试的形式——给定一组1500字左右或5000-8000字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做题。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其次,审题是关键。读懂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要注意申论考试的时限,合理分配好读题和答题的时间。如下图中的题目,要答好申论,要仔细把题目背后的意图挖掘出来,不要急于落笔。而对于给定材料的阅读,由于时间有限,因而需要掌握技巧,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略读、精读、速读、跳读、对比阅读、重点阅读。而在阅读时应该有目标。
再次,要答好申论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提炼中心的能力
2、分析问题的能力
3、写议论文的能力
4、随“主流”的能力
而要掌握这些能力,模拟练习是最有效的,将历年真题吃透。每一套题至少做3遍。领会出题思路。
最后,练习完真题之后,应留出复习时间总结错误和经验,切记对照参考答案和范文。
另外要注意整理时事热点。将当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抽出时间朗读或背诵,这是每年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所谓主流申论观点就应从中衍生,有利于增强申论思维。
[图片1]
公务员申论复习备考攻略:
合理规划省考第一步:关心时事,做好热点收集工作。
社会热点在申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是申论必考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帮助考官测查出考生对于社会的关心度以及对时政的认知程度,看考生是否具备一个公职人员的基本素养。同时它也是申论材料的重要来源,在2013--2015年的各地省考中,社会热点的材料比例持续上升,总体已经接近90%。申论热点的主题一般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五个领域,主要测查从上次省考结束到下次省考来临前一个月的热点,但是同时也会测查社会上反复讨论的话题,比如教育问题、户籍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首先要对2015年4月到2016年2月之间的热点做一个整理和归类,同时要就五个领域中一些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老话题做好记录,并且收集时可以参照申论材料本身具有五个特性:典型性、导向性、消极性、辩证性、非敏感性。
典型性即一定要是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而不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导向性是说要关注事件背后政府的态度和动作,了解政策动向。消极性是指一般情况下申论材料都以反映问题为主,会带有个别正面积极的事例。辩证性即材料本身具有两面,消极和积极,所以要客观看待。
这里需要突出说明一下非敏感性,所谓非敏感性是指申论中一般不考查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涉及民族矛盾、国际矛盾以及党派斗争等方面的,比如我们与日本的领土争端等,所以考生在收集时要注意区分。收集途径可以重点关注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南风窗等官方媒体,进行申论科目一站式学习。
合理规划省考第二步:熟记理论政策,把握申论命题源头。
申论命题都是以政府的理论政策为依据的,是在政府大的政策方针指引下,结合具体的热点事件等来进行考查。因此了解理论政策是申论备考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考生只需要掌握好当年的政府重大政策即可,但由于政策具有延时性,也就是一个重要政策适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考生对于最近两三年的重大政策也要有所了解。
例如“简政放权”在2012年提出,但是直到今年政府还在提倡,并且往年没考,还是很具有可考性的。所以考生可以重点了解一下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科学发展观;政治领域的群众路线、简政放权;经济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调整;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改革;生态领域的环境民生、生态经济等。
合理规划省考第三步:做好真题,领会考试规律。
真题是直接了解命题规律的载体,可以帮助我们熟悉省考命题的特点,并且提高作答的能力,所以在寒假期间考生应重点做好2011--2015年五年的申论真题,可以每周做一套,带着思考练习,尽力去把握命题规律。
提醒考生,备战省考,除了做到上述计划外,还需要恒心。无论是收集储备热点还是熟记理论政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大家能够在慵懒的假期克服各种诱惑,真正沉下心去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后续的学习和备考如虎添翼,并且真正发挥实效!
怎么考公务员:
考试的最低学历。
首先,考公务员最低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有的还要求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或者职业证书。如果没有学历,那就参加不了公务员考试,报名都无法通过,这是硬件条件。
考试时间。
再来,需要了解到的是公务员的考试时间。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两种,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两次,省公务员考试也是一年两次,省公务员考试的时间一般都是安排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之后,具体时间以相关网站的通知为准。
考试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的内容都是分为笔试和面试,都合格了之后还有体检。笔试的内容都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个别职位只考行测的也有,具体以职位标注为准),面试就靠个人能力随场发挥了。
考试教材。
理论上,公务员考试是没有教材的。但是万能的某宝上输入“公务员考试”,就可以跳出来很多“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还有针对当年的,每年都更新,某图教育、中某教育出版的都是很适用的,毕竟有市场的东西,他们是很花人力物力去研究的,考点也就那么多。考试教材直接某宝上买就可以了。
考试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可以先上相关网站了解前一年的考试时间,最少提前2个月买考试教材来备考,一般时间以学习一个月、刷题一个月的节奏来备考;同时也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可以报考的职位有哪些,提前大致确定好自己想报的职位范围以免到报名的时候太纠结而错过报名时间。因为一次只能报一个职位。
需要报班培训吗?报班培训就考得上吗?
这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实力,有钱任性就可以去报班培训。可以肯定的是,报班培训确实是比自学要效果好非常非常的多,当然价格也是昂贵的。但是知识掌握得好,未必就一定考得上,公务员考试的运气成分也是非常大的,每个职位的竞争是不同的,每年都有报到某些职位1:N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