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方怎么教育孩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这里的意思是一定要给孩子的成长一些空间,不管是教育孩子成人,还是教育孩子上学,父母都不要把他们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程式化的东西,孩子不一定会去遵守,甚至有可能去打破它。学习上和生活上都是这样,一定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逼得太急或者是太有规则,只会让他们觉得无趣,产生一些逆反心理,这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2、鼓励他多外出运动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他们宁愿玩手机,也不愿意和外界有过多的接触,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家里得各种的病。家长一定不要让孩子常宅在家里,要多鼓励他们外出锻炼身体,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也能保证他们的心理舒畅。尤其是处于学习重要的阶段的学生,他们学习压力非常大,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外出走走,多运动,这样既可以舒缓压力,又能增强免疫力,不至于在关键时刻生病掉链子。
3、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不要做一个“耳聋眼瞎‘的父母,一定要听到孩子的声音,看到他们的情绪,与孩子过沟通,特别是在学习上,更是要认真去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凭自己的意愿去让他们学这学那。
4、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这种完美主义通常体现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要求上,孩子没考好,就要求他们考好,孩子考好了,就希望他们考得更好。其实,对于孩子学习,一定不要太过要求完美,要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水平,而不是要他们去做一些他们或许根本就达不到的事情。
2西方怎么教育孩子二
1、孩子没有“好”“坏”之分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用“好孩子”和“坏孩子”来评价孩子。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交谈:“你如果做了某件事,你就是坏孩子......”
做父母的一定不要这样说,父母可以说:“孩子,你做的哪件事是错的,我不太喜欢,我喜欢你这样做......”
2、要过程不要结果
一定要记住,父母不是老板,孩子不是员工,对于孩子,我们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如果父母多赞赏孩子付出的过程,那么,他们在日后也一定会不惜艰辛的付出,然而,如果父母只会赞赏结果,那么,走捷径、动歪脑筋就成家常便饭了。
3、不要太在意成绩本身
这是大部分家庭比较严重的问题,太过于重视成绩,“你必须考100分”,父母们,千万不要这么做。当他们带着成绩单回家的时候,不要直接询问他们考了多少分,而要对他们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考了个好成绩,我给你买好吃的了......”
也不要急于看成绩单,最好能让孩子主动告诉你成绩。不要太在意成绩本身,考不到100分也不要斥责孩子,毕竟不是谁都能考100分。
4、参加孩子邀请的各种活动
当孩子说有运动会或者家长会,这个时候不论你多忙,一定要抽时间过去看孩子表演,这是鼓励孩子最好的方法。
3西方怎么教育孩子三
1、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对于孩子来说,远大目标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应有一些近期目标,实行“低标准,严要求”。近期目标要让孩子感觉能够做到,但家长要监督目标实施的情况,这样有利于孩子学习潜能的发挥,让孩子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长远的目标。
2、做孩子的表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应尽量避免“筑长城”、“酒文化”等消极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图片1]
3、帮助教师保持良好形象
一般来说,教师是学生尊敬或崇拜的对象。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但教师也不可能没有缺点或错误。家长应正确看待这一问题,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关注家长园地或宣传栏
家长园地、宣传栏中有教师向家长介绍的教育内容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4西方怎么教育孩子四
让孩子看到诗和远方
少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如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能力养成速度快,堪称教育的黄金时期。
父母带孩子看到怎样的世界,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影响孩子对外界的看法。这时,可以用潜移默化的阅读或者培养兴趣,因材施教,塑造孩子对美的感知力、对世界敏锐的洞察力,拓宽知识层面,进而体会世界的广阔和人生的丰富。
唤醒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你问我,对于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会回答:一颗好奇心,蕴藏着无尽的可能。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几乎每天都有黑科技刷新人们的认知,AI人工智能已深入生活,VR技术应用随处可见,编程机器人已走入很多家庭。
父母要重新唤醒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去发现美好的、有趣的、新奇的世界。带孩子去科技馆、体验中心,去感受、去铭记这些时代前沿科技的魅力。让孩子永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才能一直走在时代前方。
会“玩”的孩子才有未来
马云在一次关于中国教育的演讲中说:会玩儿的孩子才有未来。过去200年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未来100年就是智慧的时代、是体验的时代。
“玩儿”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选择恰当的“玩伴”,会让孩子在看似“玩儿”的过程直接转化为教育的过程。花时间为孩子挑选最适合的“玩伴”,才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教育的秘诀就是爱
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没有什么比陪伴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在意。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抽出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倾听他的烦恼,认同他的感受,欣赏他的优点,鼓励他的成长,同时,尊重孩子的学习选择。父母与孩子之间,才会架起一座无障碍的沟通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