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时间一久,总会发生咬人、抓人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信任老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咬人怎么教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了解整个事件是怎样的
	使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要点来分析整个事件。孩子什么时候咬人?在哪发生的?之前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2、尽量防止
	如果你发现咬人是处于探索或长牙的需要,那么可以给孩子一样东西咬咬。如果孩子总是在累了或饿了的时候咬人,你可能得检查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规律,孩子是否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3、让孩子学习新的行为
	首先,当孩子咬人的时候,要用你平静、坚定的声音和表情告诉他们咬人是不允许的。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告知孩子。
	你也可以通过邀请孩子来帮助你搽洗、包扎被咬人的伤口、并学习安慰被咬的人。让咬人的孩子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更友善地待人。
	4、最后一句话
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咬人的孩子。大部分的学步儿童只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有咬人现象,认真找到咬人的原因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找到解决方法。
2孩子咬人怎么教育二
	1、全家人一起达成共识。
	凡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要告诉幼儿这样做是不对的,后果会怎样,让幼儿认识到错误。
	2、进行交流、沟通。
	使孩子从小就能养成理性述说需求的习惯,而非运用情绪。否则,孩子越大越难于纠正。
	3、家长要有意识的多带孩子到同龄孩子较多的地方去玩。
	在孩子游戏时也要做个有心人多鼓励孩子去交流,并适时教孩子一些交流的手段和方法。如交换玩具玩,不争、不抢,遇到危险要告诉大人寻求帮助。
	4、在家不和孩子玩咬人的游戏。
或许大人只是觉得孩子急了咬你非常的可爱,可是在你忍受了痛苦的同时破坏的是孩子对是非的判断力,所以孩子到了幼儿园会认为咬人是种游戏。
3孩子咬人怎么教育三
	1、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
	在孩子咬人的那段时间,家长要尽量满足他口腔味觉和触觉发展的需求。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软硬不同的食物,或者准备一些能够咬或者尝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去感受。
	2、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留心观察,明白他的需求,合理地引导他,适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图片1]
	当宝宝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拥抱宝宝,轻拍宝宝的背部,安抚他的情绪。每周安排固定的亲子时光,全家可以一起阅读、做游戏,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3、爸妈要做好榜样
	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让宝宝跟着模仿。当宝宝想表达喜欢这种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宝宝用拥抱,或者语言来代替。
	4、不要训斥和打骂孩子
有的父母知道自己家孩子咬人的时候,经常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甚至用手打孩子的嘴巴。
4孩子咬人的原因四
	1、探索
	婴儿和学步儿童通过各种感官学习。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咬玩具和咬人的区别。
	2、长牙
	孩子通常4-7月的时候开始长牙。婴儿有时候通过咬东西来缓解长牙的不适。有时婴儿恰巧就选择了人作为咬的对象。
	3、因果关系
	到一岁左右,小孩开始感兴趣自己举动可以引起的后果。他们可能发现如果他们咬一个人,他们就可以听到一声尖叫。
	4、注意力
	较大的学步儿童可能通过咬人来获得注意力。咬人可以迅速成为注意的焦点,哪怕是负面的注意。
	5、模仿
	较大的学步儿童喜欢模仿别人,而且通过模仿来学习新事物。有时候孩子看到别人咬人就决定自己也试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