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下面是考研复试给导师发邮件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考研复试给导师发邮件技巧
有条件的话,自我推荐有必要
复试的时候,只有短短二十几分钟的面试时间,不足以全面了解一个考生,如果正好“点儿背”备考查到了自己不擅长的题目,那也真是够冤的,其实导师也不希望有这种情况发生,也希望能选择到那个“最合适的人”,所以如果能在复试前,进行一下合理的自我推荐绝对有必要。可以在网上搜索导师的信息,给导师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一般导师都会对收到的邮件进行回复。如果你关系足够“硬”,也可以请别人引荐,或者约时间面谈。
[图片0]
能否联系导师,不要太勉强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考生其实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联系导师的,如果联系不到,千万不能灰心丧气觉得自己肯定没希望了,那些联系到的结果也一定是喜忧参半,所以把该准备的准备足了,在复试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就没问题。更何况,不同的院校和专业有不同的复试规则,有些也许找导师真的就没太大必要。
注意言行,避免引起导师反感
导师也是人,他对你的评价不可避免地会掺杂主观因素在里面,所以如果你在某些话语和行为上不够谨慎,也是很容易引起导师的反感,联系还不如不联系,就让人有些欲哭无泪了。排名比较靠后或者是接近复试线的考生及时联系导师,可能会增加一丝录取的可能,但一定要尽可能表现出你对于求学的热切期望,而不是单纯为了能录取而拉关系。
现在很多考生陷入一种认识的误区,认为联系导师就能帮助自己录取,其实不然,录取与否最主要的还是看考生的综合实力,导师也都是过来人,这么多届一定有无数考生“前赴后继”地联系过他,就算你再能说会道,如果专业课和英语口语的复试分数太惨不忍睹,导师估计就是想帮你,也无力回天。
考研复试如何解读导师邮件
一、导师是否回复
1、及时回复
收到导师回复的同学都是幸运儿啊~
2、没有回复
发邮件给老师都会收到回复吗?未必。由于有些导师过于繁忙,不会定时查看邮箱;有时邮件太多可能被过滤成了垃圾邮件;有时联系导师的考生过多,老师也没办法判断选择,索性都不回复等等。
二、导师回复我的邮件啦
选择了心仪的导师,得到导师的联系方式只是第一步,往年,许多考研er都会遇到不知道如何解读导师回复的问题,大家觉得导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黛西小妮
给导师发了邮件,收到回复了,说开学后可以找他联系,也告诉我大概有几个名额。现在想问问大家,还需要再次回复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吗?还有开学后,需要找导师谈谈吗?谢谢大家,求指导。
@习惯爱着倪
昨天给一个导师发了邮件,今天收到回复说让我在复试时去他那当面聊聊。。可是没告诉我联系地址。现在我该怎么回复??要不要问地址呢?
@馨浛
导师回邮件给我了,说好好准备就可以了。这个回复算明确吗?
那我还需要联系其他导师吗?
@爱生活166
想调剂到二区,给二区导师发了邮件,然后老师回复“收到”二字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回复老师啊!
@lyp8888
昨晚跟导师发了邮件,今天晚上收到回复,大意说我的分数能进复试,叫我目前按照要求好好准备复试就行。大家帮忙分析分析,我的分数不高,导师这样是不是看不上的意思?那我还要继续发邮件给其他的导师吗?我在给这个导师发邮件的时候已经表达了想到其门下的想法,再给别的导师发邮件会不会不好呢?另外我查到了所报考专业的课程表,看到很多前辈说复试前能见导师一面最好,那么我在导师没有安排见面的情况下去学校找他合适吗?见面的话又该说些什么呢?
三、如何解读导师回复
1、如果说名额已满,今年没有招生计划,就是拒绝。
2、如果说欢迎报考,说明还有名额,但是选择谁不一定,双方还没有形成协议,都有选或不选的权力。
3、如果要求好好准备复试,说明不想太早做决定,还要通过后续表现来加深了解,也可能是因为目前考生的情况不足以打动他。
4、如果要简历或者询问情况,说明有提前了解的意愿,能不能行看看再说。
5、如果谈及研究方向,说明这个导师对你感兴趣,有意愿进一步沟通,一定要抓住机会。
6、如果要求面谈,那就希望很大了,基本可以确定会在复试前有更深入的了解,面谈机会一定要把握。
四、注意事项
1、全方位了解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有哪些;在领域里有什么独树一帜的研究;代表作有哪些,有没有出过书;有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哪个学术观点;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次要研究方向是什么,目前在做什么课题和项目;近几年他招了多少研究生,招生中除了你这个专业还有没有其他专业,你的专业是不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等。
掌握了以上信息,在发邮件时,第一:要强调研读过老师的哪些论文/著作,有什么具体收获/体会,甚至有什么创新想法。第二:强调自己的背景知识或经历正是导师目前在做的项目(通过师哥师姐来了解)所需要的,或者与之匹配,甚至就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划重点!以上两类内容不要泛泛而谈,越详细越好。
2、邮件常见问题
第一,病急乱投医,联系之前没有认真查过导师的信息,不知道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了解导师的优势和劣势,这样很不好,会给导师印象很差的印象。
第二,所附简历不能展示你在科研方面的潜质。
第三,发完邮件就再也没有动静了,主动性比较差,给人广撒网的感觉。
第四,不符合相应的规范,如邮件中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有时候称呼是错的,明明联系的是张老师,却写成李老师,这一看就是复制粘贴过来的。
小编提醒大家:导师最想看到的是学习成绩,特别是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成绩;其次,是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第三,要有个人自述,可长可短,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导师,自己对科研的态度、科研方面的能力或潜质,以及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方面的储备情况。
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技巧
一、联系导师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1.联系导师的方式:
邮件或者短信方式(强烈不建议打电话,我们要摆正确自己的位置,突然打电话,太唐突!就算一定要打电话,也得先发短信询问老师是否有空),展示我们对老师的仰慕、学术的赞扬;自己的履历;对老师研究方向的感兴趣等。具体细节操作,帮帮后面会推送相关文章,请注意查收哟
2.用心收集导师信息
在给老师发邮件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该老师的研究领域,最好邮件中体现出你对他研究方向的一些见解。让老师体会到你的认真用心,而不是广撒网,套模板。简历最好直接显示在邮件内容中,不要附件。
3.细节和礼仪
一般老师回复都很慢,且会碰无数个钉子,如果导师没有给你回复,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导师发邮件。导师如果直言拒绝或者很官方的回复你,也要表示感谢。一旦有苗头和你再次交流,你就要抓紧机会了。
二、联系导师注意事项
[图片1]
1.建议考生联系导师的时候用163邮箱,因为在163邮箱中的“发邮件”同行(就在写信,收信平着那一栏)有个“设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已读回执”,如果导师有看你的邮件,系统会自动回复你的,就算导师没有给你回信,导师肯定也是看过这个邮件,对你有所了解的;
2.邮件主题可以写成“考生姓名-XX专业硕士自荐信”这样导师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封邮件的意图是什么了,而且上面有你的姓名,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3.字数不宜过多,因为导师没这么多的时间去阅读这么多文字,也不宜过少,这样很难完整的把你的个人情况介绍给导师;
4.每个学校同系的老师每次只给一个人发邮件,待得到回复后,再给其他老师发。这是因为老师们之间也会交流,如果你给多名老师发邮件又不幸被老师们发现,那...
5.细节很重要,邮件的格式,导师的姓名要注意不要写错,邮件的用语要反复推敲,建议给同学或老师看看,反复修改,确定没问题了,再邮件发送。
三、邮件联系导师模板
尊敬的X老师:
您好!冒昧地打扰您了,非常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封信。
我叫XXX,是201X级XX大学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我于2016年12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厦门大学XX专业,总分X分,政治X分,英语X分,数学X分,专业课X分。
从厦门大学XX院上看了老师您的一些资料后,对您在XX领域的建树和贡献非常崇敬,您的研究方向是我一直想深造的领域。在学姐学长的眼中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博学多才,自此我很希望能够成为老师您的研究生,特别渴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您的指点,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永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一些小贡献。
大学四年的学习,特别是实验和科研经历中,我对XX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目前仅限于了解层面,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实践技能。在学习方面,我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我很喜欢英语,我的四级成绩是584分,英语六级成绩为497分。平时我也很注重英语的学习,喜欢看各种英文报刊杂志,具备了阅读XX专业英文论文的能力。
我的履历获奖情况如下:
1.大学期间成绩排名:可以是年级X名(不知道年级排名的话,可以写成年级前百分之几);
2.大学期间获奖情况: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社会实践奖学金等;
3.大学期间社会实践:志愿者,义工、“XX杯”、“XX赛”等;
4.大学期间发表文章:论文、期刊、杂志等。
冒昧致信,恳请您海涵!再次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信!期待您的回复,谢谢!
最后,祝老师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此致,
敬礼!
学生:XX
201X年X月X日
四、温馨提示
联系导师的目的就是减少“复试被刷的可能性”,导师没有给你回复,直言拒绝或者很官方的回复你。不要气馁,也不要太纠结于此,因为复试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联系上了导师”,而是在于你的复试表现。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不如多花些时间去准备复试。
考研复试给导师的邮件要点
分析要求
对于导师来说,招收学生的要求大概可以分为两方面:“硬要求”和“软要求”。“硬要求”大致包括:考研初试多少,是否过线,本科所学专业等,主要是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软要求”大致包括:有无科研潜质,如是否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对导师研究方向是否感兴趣,之前有无科研经历,能否吃苦耐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英文阅读能力等。
不难看出,对于与导师联系的学生来说,绝大部分“硬要求”都是达标的,所以此处更需要注意的是你在“软要求”方面的优势,另外对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可以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进行深入了解,切忌一句“我对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就完事。
匹配卖点
对于以上的需求,自己先在草稿纸上逐条列出,然后再列出每个对应需求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尽量找出可以证明自己符合这项要求的具体事例或措辞,对于具体事例,如果有量化的数据就更好了。
突出重点
前两步工作做好后,就要考虑怎么去写邮件了,包括篇幅,语句,先后顺序等。建议第一段:介绍自己基本情况,本科院校及专业,考试分数等。第二段:写一下自己符合“软要求”的方面,大概包括:本科阶段获奖情况、科研技能、对老师研究方向的了解和兴趣程度等等,此处建议要写具体,例如对于研究方向,最好不要笼统的写一句:我对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