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课堂中,课堂展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充分的自我满足。今天韦博小编就如何营造魅力英语课堂来和大家聊聊。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普及,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优化。教师须按教学内容,在软件里设置相应的情景,在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对话气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加深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又促进记忆。
[图片0]
如《What would you do?》Section A pair work 我设置了一系列问题:“Do you think a person�s name is associated with his or her success? Give your reasons。”“Have you ever liked or disliked someone just because of his or her name? Tell your story。” “Do you like your own name? Why or why not?”在屏幕上设置一个显示题目的窗口,一个图示窗口,图示窗上画一个孙悟空,并设置一段短少而轻快的灰谐音乐。若学生回答正确时孙悟空会树起大拇指并配有音乐说:“Right” “A good job!”等表扬鼓励的话;若答案有偏差错时则说:“ please try once more!”再答错时则孙悟空摇摇头说:“Sorry!come on!”,最后在伴有音乐的屏幕上显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在思考回答时有期望被赞扬的心理,那么练起来劲头就十足了。在明快的动画和音乐中给学生增添了趣味,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维妙维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二、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景
我们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单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实际应用。因而,很多同学只了解单词的含义和课文的翻译,但将这些知识迁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在英语单词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结合单词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结合情景写出实用新颖的句子。创设的情景不仅要贴近学生生活,而且涉及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畴,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单词、理解词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日常单词教学中应首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扩大认知范围,尽快理解掌握新单词。
2英语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
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信息密度
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也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资料演示的速度加快,而且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就能让教学内容、图像画面、文字资料等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各种教学资料,采用视、听、说型课堂,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记忆抽象内容的能力。如在课堂内容多、容量大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大量操练,加大了课堂操练密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法结构,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图片1]
我在讲述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本课语法重点是would like/love to do…?,并要求掌握would like/love to sp?的原因之所在。我在讲述这一语法项目时,利用Photoshop制作了两个画面,先用鼠标点击出一个画面,配上声音:“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然后再点击出另一个画面“wh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there?”随着动画,学生们回答:I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somewhere,屏幕上同时出现这两句的板书。帮助学生做出“I’d like/love to…”的正确回答。随着画外音,why的疑问句飞入屏幕,句型呈现:wh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there? I’d like/love there because …. 告诉学生如何用形容词描述地点,并多次重复该句型,在学生反复重复句型中初步了解语法内容would like/love to do…?。接下来由学生们根据不断更换的画面地点操练这些句型。在学习与掌握(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wh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there?) 句型时,将静止的画面给予动画效果,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增添了不少课堂的活跃气氛,也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识记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深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我利用幻灯片将课文对话和插图内容融入大屏幕,并就对话与课文内容进行设问答疑,强化对课文的感知和了解,一目了然。我将课本听力通过MP3格式装到计算机中,便于同步和重复播放,学生看着画面听录音,思路清晰、内容详实,理解课文和提高听力水到渠成。
3暴露难点的黑板展示
1 生词听写展示
伟大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一句话“without grammar,little can be said, without words, nothing can be said ”,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石,需要反复记忆并巩固。课堂上有必要抽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记忆单词的情况检查效果,单词听写这项工作就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的环节之一。每天英语课堂的前几分钟,都要对学生进行单词听写。具体地做法可以是每天每个小组最少三个学生上黑板分组轮流听写老师要求记的单词,并有英语学科代表批阅各组的听写情况,这样经常在黑板上进行单词pk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学生过了生词关,就扫清了英语学习的大障碍。
2 探究难点的展示。
在每节英语课中,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一般都有重难点的探究案,根据所设置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经过小组研究讨论得出答案,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并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由学生来进行评定,这样的展示能突出并帮助同学们最终突破重难点。
4英语话剧式表演的展示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有很多实际的情景场面,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课文情景中的角色需要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在小组中进行英语表演比赛,
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更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每个学生都分配有不同的角色,在他们扮演这些角色的同时,其实就是在进行一种现实交际的真实模拟。既能增强英语口语能力,从长远看对学生又是一种解放天性的锻炼。因为学生要将某一段英语剧本成功的表演出来,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正好给他们练习英语口语提供了外力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公开表演之前每次下课前留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排练,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正式表演时,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由组长抽签按顺序表演,在每组表演完成后,其他各组分别打分,组员教师赛后也可进行恳切地点评,完善表演展示效果。
所以说语言学习离不开交流与展示。在英语课堂上,交流与展示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使用英语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哑巴英语”的现状,弥补了中国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机会少的不足,扩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量;另一方面,交流与展示也是检验英语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构建平等的交流机制,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意见和见解,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创新,在碰撞中会有思想的火花,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交流的欲望,最终让交流和展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