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话抑扬顿挫
如果老师上课保持“清平调”,学生的脑袋瓜子就铁定“猛垂钓”;倘若广播员播音“要死不活”,听众一定转白,决不留情;如果候选人说话“病恢恢”,定会低票落选!演讲也如此,演讲者若不“抑扬顿挫”,听众必然迅速逃脱。
林肯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论中以充沛的情感赢得了胜利。
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
开庭了,被告矢口否认,因为这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进行勒索的,没有凭据,情况显然对林肯不利。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中。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
“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他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间,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图片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