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培训新闻 » 资格考试 » 健康养生 » 育婴师 » 总算理解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素质评价

总算理解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素质评价

发布时间:2023-01-07 05:05:08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素质评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今天,新励成小编给大家带来提高素质的技巧。

创新素养进行评价

以恰当的人才理论和创新人才评估模型为依据,建立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学生创新素养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选择一个评价结果解释性强,且伴有评价后的教育改进措施的评估模型显得十分重要。在各种创造力评估模型中,约瑟夫・兰祖利的创新“三环人才”模型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对于教育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约瑟夫・兰祖利(Joseph S. Renzulli)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美国国家天才研究中心主任,是著名的“天才三环理论”提出者,主要研究青少年中创造力及天赋的识别,以及天才教育在全校范围的应用。兰祖利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发现不平凡的、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拥有三个相互作用的特质群(Cluster of traits),它们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Above average ability);执着精神(Task commitment);

创造力(Creativity)。这三个特质群(或称“三环”)是创造性的英才共同拥有的基本素养,缺一不可。兰祖利认为,在识别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强调高超的认知能力是不对的,也是不客观的。“三环人才理论”不仅注重具有静态性的、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更加关注动态的、随情景生成的执着精神和创造力。根据这一理论,创造力和执着精神都是可以培养的,而其“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执着精神而开发的。对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估,可以根据兰祖利的“三环人才理论”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认知能力、创造性和执着精神三个方面来展开。获得的量化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及执着精神的重要参考。

[图片0]

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实施学生创新素养测评

学生创新素养评价工具的选择需要以评价模型为基础。以兰祖利的“三环人才”模型为例,要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应同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执着精神进行测评,这就需要根据评价模型所确定的指标项选择测量学生认知能力、创造力和执着精神的测量工具。认知能力测量工具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区别,而创造力评价工具的选择则更为复杂

原因在于不同的工具反映了不同的理论倾向以及对创造力的不同认识,有的工具是关注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有的是关注创造性人格的,有的则是关注创造性产品的。随着对创造力的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对创造力的评价不应只对单一维度进行评价,而应该采取综合的、多维度的测量。但综合性强、多维度评价对于测量时间以及被测者的精力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评价工具的选择应该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需求,选取与评价意图最为匹配的工具,才能确保在不增加被评价者负担的情况下获得科学、有效的信息,为学校后期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能对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导航。

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一、注重评价的客观性

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充满激励的氛围,只有在那样的氛围中,他们才能成长,不断进取,成为永不气馁的人才。从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一切围绕“应试”的需要。考什么教什么的封闭式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采用这样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会感到书本上所学来的知识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很难适应极速变革的现代社会。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必须被教师接纳,如果给教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自然就会没有生长的沃土。为此,在实验初始,我们应该先取之于民,让每位教师就学校实验方案提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方案,在运行中,教师提出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用汉字记载有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就应该专门召开研讨会,可用小红花、小粘贴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记载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基本上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主要起督促指导作用。整个实验过程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过程。教师没有丝毫的负担,这也是这一实验能够得以迅速完善、羽翼丰满的主要原因。通过实验,课堂上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精神风貌均有明显改变。后进的学生在迅速转变。

三、注重评价的实效性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把优异成绩给予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的只是凤毛麟角,把评价无形中变成了一种甄别过程,而我们所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我们说,不要吝啬表现,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赏赐,而是真诚的送一份赞许,这里我们提出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这就如同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可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在教给学生跳脚,搬矮凳子,换高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得分,获得小红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样既重视了课堂的评价,使学生总处于“我能行”的积极状态中学习,又能在期末时对学习状态给予科学的评价,始终让学生处于喜悦的竞争状态中。

素质教育进行评价

一、评价既要以人为本,又要有针对性

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小学生评价改革,研究如何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积极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第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参与中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创造的潜能,培养创造的能力。

二、要处理好激励性评价和指正性评价的关系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又处于成长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教师应多激励,少指责。传统的评价在这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足,在工作中应引以为戒。但在目前的评价中,有些教师因没有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在教育活动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使用激励性评价时,不能忽视指正性、否定性评价的作用。

[图片1]

三、发挥评语的促进作用

用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简明扼要的话语进行评定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的目的。但要改变传统的评语模式,运用谈心式的评语模式,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真实写照。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开放式教育评价,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教育者是评价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评价的客体。在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既包括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学生及家长,这是开放式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志。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