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我们可以从一个人书写的字里面看到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等,例如女生的字大多秀丽端正,男生的字则多偏于粗犷缭乱;字写得小的人性格多仔细谨慎,而字偏大的人则以粗心不拘小节为主。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头,只有引起了学生对书写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了解。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古代大书法家的故事,例如王羲之临池学书,岳飞沙上练字等故事,激发学生对书写的热情及渴望。
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和握笔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使书写自如,还能缓解肌肉减轻疲劳,反之则容易造成近视、驼背等现象。握笔姿势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字能否写得好,一旦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将来就会很难纠正。
书写时,背部要打直,两肩齐平,头部端正,微微向前倾斜,双臂自然撑开,左手按住纸,右手执笔写字;握笔时手离笔尖一寸远,此时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有不对时要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法。汉字是博大精深的,每个结构每个顺序都有其讲究,在教学生把字写工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规范书写结构与顺序。
[图片0]
汉字分上下左右结构,经常学生一开始会把上下或左右间距拉得很大,以致会把一个字写成两个的既视感,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美观地书写独体字和合体字;至于书写顺序虽不影响字的正确性,但会影响其流畅性,故也是有必要掌握的。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目标与计划——明。写作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但训练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因此,训练必须有周密的计划。计划既指每学期的每堂作文课都有明确的重点和要求,更包括整个中学阶段都有作文教学的全盘计划。
每一次作文训练都要和全局联系起来。设立目标时要把目标分解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从小目标抓起,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完成。每个学期都建立作文序列训练计划。同类的作文反复训练,学生从不会到会,从写得不好到写得较好,这对他们的写作习惯的形成大有裨益。
以趣启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除了在训练过程中贯彻激励机制外,我们还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作文的题目最好是关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喜闻乐见的事,或者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或事。学生写起来素材多,积极性高。
另外,平时生活中,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对于一般的环境,也能看出许多许多值得写、值得讴歌的素材来,他会充满了写作兴趣。我们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逐渐爱写作文,写作成了学习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我们怎样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要系统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矫正不良的执笔姿势。正确的执笔是矫正他们正确姿势的关键!发现大部分学生姿势不正确的原因是握笔姿势不正确。因为当我们写字时,眼睛总是盯着笔尖走。而大部分学生手离笔尖不符合要求,只有一厘米左右的距离,当你写字时,正确的姿势眼睛看不到笔尖,你的身子眼睛就会不由自主的倾斜,去找笔尖。所以矫正姿势时,先矫正学生的握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食指与拇指的端部轻捏笔杆,特别注意手离笔尖约一寸处,中指的第一指节处顶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垫在下面,笔杆上部靠在食指根部的关节处,笔杆与纸面保持45至50度角。执笔时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一个挨一个自然地叠在一起,不疏松拉开,掌心尽可能虚,即做到“指实、掌虚”。告诉学生写字的起始动作和结束动作都是比较放松的休息状态,运笔时肌肉长度最大、各指关节要宽松灵活,做到抑扬顿挫。
[图片1]
当前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坐姿主要有头歪、肩斜、身歪、腰弯、胸压桌沿等,矫正时可以先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要领。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头部端正,不左右歪斜,使眼睛离纸约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张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足安,就是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在一起。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
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
始终要有如何让孩子自觉做作业的培养意识,多表扬,多引导;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生活有序、有规律,孩子的良好表现要及时、具体表扬,以强化孩子的行为;一个好习惯21天可以养成。
找原因
查看孩子的书面作业,找出不好书写习惯:可能是写错字,字体太小或太大,格式不对,笔画不到位,或字体太潦草等。
找方法
写错字可能是因为没掌握好,字体太大或太小可能是因为不知道写多大最好,格式不对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格式要求,笔画不到位可能是因为学习笔画的时候没学好,字体太潦草可能是因为不认真。
怎样做
根据不同的问题实行不同的解决方法:知识没掌握的把知识掌握好;格式不对的告诉孩子正确的格式要求;笔画不到位的重新学习写笔画;不认真的孩子让他认识到认真书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