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以促进其他英语单项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今天韦博小编就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和大家聊聊。
一、要克服紧张情绪
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一定是和自己的情绪有关系的,如果你紧张,你的听力能力一定不是正常的水平,而是低于正常的水平,所以在做听力试题之前一定让学生去放松心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做一个深呼吸,并且对自己说“我能行!”,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紧张情绪。要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也要创设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边听边想,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也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不断的表扬激励,帮助他们渐渐地克服紧张情绪。
二、要坚持多听多思考
很多学生认为听力有难度,主要原因是他们跟不上听力的速度。在我看来,其实学生就是训练得少,所以让我的学生有时间就去练听力,多听,多做题,对于比较陌生的听力内容,可以让学生多听几次,在听之前教师也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听材料,听后带领学生阅读听力原文,边读边再听,让学生感受刚才自己没听懂的地方,并尽力模仿语音语调地跟读,我认为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会同时得到提高。
三、听力材料的选择要精心
根据佳木斯地区的中考试题听力的题型,我们教师一定要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听力材料,给学生提供的听力材料的难度千万不要太大,我选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听力内容,这样学生在训练之初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放弃,在难度一点点加大时也能很适应地接受。除此之外,听力材料的内容还可选取有关英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定是要被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如:英语幽默故事等,尽量让学生去接触不同种类的题材。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再去选择不同难度的题材,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有些题设置成附加题,这样他们做不出不会打消积极性,做出了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这样做会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与改善。
2听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1.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分层评估。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适时肯定、鼓励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觉得“我能行”,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我要学”的动机。一个对话或一篇文章教完后,可以采取“限时朗读”、“限时背诵”等措施,分层要求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好英语的欲望。
2.角色扮演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问候、打招呼、告别、祝贺、赞扬、提建议、购物、电话交谈等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英汉两种文体的差异,利用或借鉴中学英语教材每单元中的对话及其形式进行组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英两种语言及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
3.鼓励学生多听多读、从听入手,以听促说。
认知心理学认为.说和写是在听和读的基础上形成的二级语言能力。也就是说,听是说的基础。初中英语教材配有英语专业人士的录音,教师要让学生跟着练习。通过模仿.学生对西方人见面如何寒暄、如何互致问候、如何宴请客人.如何致谢、如何告别等印象深刻,今后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表达得流利得体。通过反复模仿地道的英语,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纠正。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具有胆小、羞怯的特点,还有些学生虽然听得懂,但是表达不出来或者做听力练习时来不及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常提醒学生“Openyourmouthandspeakaloud.”.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战胜羞怯.每说一句话都尽量做到“三最”,即“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的“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法的精髓就在于他让人放声地读,冲破一切心理障碍,通过反复听朗读、背诵、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教师可将李阳的“三最法”、“一口气法”等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对所学的每时每一句话都争取做到脱口而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力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3学会用英语思维培养语感
实践证明.边听边朗读,模仿纯正的英语录音,注意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经过不断地听、朗读、背诵,能形成语感。更重要的是,无论对话还是做听力练习,教师都要指导训练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应答,不可将听到的英语语言转换成汉语。思考后再转成英语应答,这样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短的时间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理解力. 四、创设语言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
[图片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人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四到六人一组的形式,自己创设情景,如在学校里、饭厅吃饭时、公园里等,分角色把他们自编的对话表演出来,课堂效果很好,气氛活跃。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句型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能力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缺少课后的英语交际环境。教师
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优化课堂结构、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联想和想象。这些策略都能弥补听力能力欠缺的问题。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FreetMk,谈话形式要多样,如师生交谈、同学对话、表演、复述课文等。教师可联系新课内容预先布置谈话主题,让学生有所准备,确保谈话的完整性、流畅性。其次,要注重呈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如幻灯、图片、简笔画等,采取演讲、唱歌、朗读、编剧、复述文章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开口交流,不知不觉中遗忘害怕与紧张的心理。
[图片1]
激发学生对“听”的兴趣。听,可以是教师叙述的一个故事或对一个问题的描述,学生听;也可以是教师有选择性地播放英文歌曲或英语电影的经典对白,学生听;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听。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环节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
